苏门白酒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苏门白酒草

苏门白酒草 拉丁文名:Conyzasumatrensis

鉴别特征:植株灰绿色。茎粗壮,高80~200cm,具长分枝,具灰白色上弯短糙毛和开展的疏柔毛。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上部每边常有4~8个粗齿,中部和上部叶渐变细小,两面特别下面被密短糙毛。圆锥花序大型;总苞卵状短圆柱状,长4mm,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背面被糙短毛。冠毛初时白色,后变黄褐色。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常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路旁、荒地、河岸、沟边。花果期5~10月。种子繁殖。

原产地:南美洲;现在已成为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杂草。

中国分布现状: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西藏(吉隆)。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世纪中期引入中国,现为一种常见的区域性恶性杂草,扩散方式及危害性同小蓬草C. canadensis (L.) Cronq.,但植株更高大,可产生更多的果实。

【药 名】:苏门白酒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苏门白酒草的全草。

【功 效】:温肺止咳、祛风通络、温经止血。

【主 治】:用于寒痰壅滞所致的咳嗽、气喘、胸满胁痛等症。用于寒凝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不仁、筋骨疼痛等症。用于妇女子宫出血、崩漏、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0克。

【别 名】:竹叶艾(《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拉丁名】:Conyza sumatrehsis (Reez) Walker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