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文学形式通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丛书名: 法国大学128丛书 平装: 141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7201042785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我们会惊叹某道风景充满诗情画意,会形容某段生活诗般浪漫,有时还会说某个人很有诗意。”但若要说出诗学这个名词的概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尽管(或者说由于)该词在现代文学批判词汇表中的地位显赫,即常被单独使用或附以一补语,如故事的诗学、马拉梅的诗学、伤感的诗学、激情的诗学等等,但其含义却并不十分确定,在不同时代有不不同的诠释。因此有必要作一些回顾,以揭开这一常见却又神秘的字眼的面纱。媒体推荐引言
诗歌的形象,诗歌的破格,诗歌的灵感:可以肯定我们完全知道“诗歌的(poetique)”
这个形容词的意思。正因为对此词有足够的了解,我们能任意扩展其使用范围,而不仅仅把它
看成是一种语言产品即诗歌。正如瓦莱里(1871—1945年)(PaulValery)所描绘的:“我们
会惊叹某道风景充满诗情画意,会形容某段生活诗般浪漫,有时还会说某个人很有诗意。”①
但若要说出诗学(1a poetique)这个名词的概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尽管(或者说由于)
该词在现代文学批判词汇表中的地位显赫,即常被单独使用或附以一补语,如故事的诗学、马
拉梅(Mallarm6)的诗学、伤感的诗学、激情的诗学等等,但其含义却并不十分确定,在不同
时代不同的诠释。因此有必要作一些回顾,以揭开这一常见却又神秘的字眼的面纱。
瓦莱里关于诗学一词的解释
瓦莱里是法国公立高中第一位诗学正式教授。这个教授职位其实就是为他量身而设的。这
位20世纪的诗人曾到希腊文中去探求法语词的意思和用法的渊源。他的“文学理论”
(unetheorie de litterature)对进行作品创造的思维行为(actde lesprit)和艺术手法(faire artlstique) (希腊文为poiein)作了探讨。为奠定该理论的基础,他在教学计划书中这样写道:“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即把诗学看成是与作品创造和撰写有关的、而语言在其中既充当工具且还是内容的一切事物之名,而非狭隘地看成是仅与诗歌有关的一些审美规则或要求的汇编,这个名词还是挺合适的。”①这样就对诗学的概念做了重要而明确的界定——这个概念便是本书所要研究的,即诗学指文学的整个内部原理(toutetheoriein—ternedelalitterature)。
念应被理解成是对(文学作品)创作可能要求的“一切定义、一切约定及整体联系和组合方式”的探求。
一个词的模糊性及其所引起的共鸣
我们刚刚看到,瓦莱里在重新定义诗学时抛掉了曾流行几个世纪的“狭义”概念,而回到了词的本源(即希腊文的poYein)。这个希腊词使得诗学(portique)一词“可发音成诗艺学(portique)”,从而避免了词义的含混不清。事实上,虽然名词”诗学”(poetique)是针对整个文学而言,但却因形容词“诗歌的”(p06tique)之故而不可避免地与诗歌直接挂钩,且几乎一开始就以这一有竞争力的“狭义”而被使用。这个“狭义”诗学即指有关作诗法和诗歌创作的要求与建议的汇编,以及通常在某一场文学运动中制定的种种文体标准。从贺拉斯(Horace)到布瓦洛(Boileau),它更多地被称为诗艺(Arts poetiques)。
然而这并非尽头:在上述两种概念(即理论的和规范的)基础上,诗学一词终于在某几个世纪里面有了新的解释,即指一个作家(不仅仅是一位诗人)在创作、选材、确定风格或主题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所作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的整体特征。①这个概念在现代文学批判中应用甚广,它把作者及其作品的严刻性置于诗歌(指理论意义上的)以外的文学形式的广阔空间里,如此,人们即可以说龙萨(Ronsard)和雨果(Hugo)的诗学,也可说塞利纳(Celine)的诗学。
……作者简介译者:陈静 编者:(法国)方丹目录引言
1 诗学之简史:从亚里士多德到结构主义
1.摹仿诗学
1.1 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
1.2 开始之前:柏拉图对诗学价值的贬低
1.3 首部有关诗歌艺术之作
2.接受诗学
2.1 修辞学的命运
2.2 诗学的复兴与重大新发现
2.3 布瓦洛:理性和崇高
3.表达诗学
3.1 作为特殊比较对象的绘画
3.2 美学或艺术理论
3.3 天赋的深刻表达
4.客观诗学
4.1 俄罗斯形式主义流派(1915—1930年)
4.2 德国形态流派(1925—l955年)
4.3 新批评(1930—1950年)
4.4 法国语言结构学派的突然产生
(从1960年至今)
2 叙事文的诗学:叙述学的诞生
1.叙事文之语法
1.1 对主语的分析:叙事文的形态学
1.2 功能与序列:叙事文的句法
2.文章的叙事种类
2.1 与故事时间相对的叙事文时间
2.2 描写的语式:话语和聚焦
2.3 叙述语态
3 虚构和想象:与世界的关系
1.虚构的语言
1.1 虚构的产生:虚假的叙述
1.2 虚构行为
2.虚构的各种世界
2.1 各种可能的世界
2.2 虚构的空间
2.3 现实主义和动机的形成
3.虚构和诗歌
3.1 作为“虚构”的文学
3.2 虚构和非虚构
3.3 文学性超出虚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