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解释【名称】:一律

【拼音】:yī lǜ

【注音】:ㄧ ㄌㄩˋ

基本解释◎ 一律 yīlǜ

(1) [same;uniform;alike]∶同一音律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

(2) [all;without exception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详细解释释义:(1).同一音律。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

【示例】:《宋书·律历志上》:“其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

释义:(2).一种刑律。

【出处】:《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 长安 谒,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

释义:(3).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出处】: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 汉 迄今用一律。” 宋梅尧臣《别后寄永叔》诗:“而於 韩 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示例】: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为宜。”

释义:(4).一种格律。

【出处】:《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

释义:(5).指律诗一首。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