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

年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沉醉东风

作品原文【双调】沉醉东风

伴夜月银筝凤闲⑴,暖东风乡被常悭⑵。信沉了鱼,书绝了雁⑶,盼雕鞍万水千山⑷。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千与那索债愁眉泪眼⑸。[1]

注释译文[注释]

⑴银筝凤闲:谓无心弹筝,让银筝闲着。凤,指乐曲,司马相如曾鼓琴作“凤兮”曲向卓文君倾吐爱情。

⑵悭:少,此指乡被很少用。

⑶鱼、雁:指代书信,古有鱼雁传书的传说。

⑷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代指远行在外的情人。

⑸索债:指讨还相思债。

[译文]

伴着夜月独坐,让银筝闲着,无心弹奏乐曲,东风暖融融的,乡被很少用了。好久没有书信来了,盼着你跨过万水千山来到我身边。连本带利这一对相思债如果不还,就只有让衰愁和眼泪来讨还了。[1]

作品简析这支小令是写女主人公与心爱情人离别之后,袭上心头的那种茕独凄怕的幽恨和刻骨相思的愁绪。此曲准确揭示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心理状态,淋漓尽致地渲染出离情别绪的浓度,一个痴情笃爱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1]

作者简介关汉卿像

[2]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大都(今河北安国)人。大约生于公元1220年前后(金代末年),卒于公元1300年前后(元成宗大德初年)。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首,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也是著名散曲作家,今存套曲14、小令35(一说57),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