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茅莓

一作植物名

学名:Rubus parvifolius Linn.

英文名:Japan Raspberry

科名:蔷薇科 Rosaceae

落叶灌木,高约1米,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有时5,小叶菱状宽卵形至宽倒卵形,长2.5—5厘米,宽2—5厘米,顶端圆钝,边缘浅裂,有不整齐粗锯齿,上面疏生柔毛,背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叶轴有柔毛及小皮刺。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数朵;总花序梗和花柄密生柔毛及小皮刺;花红色或紫红色,直径约l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顶端尖,外面有柔毛,边缘及内面密生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径不到1厘米,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很广,生长在山坡、路旁及灌丛中;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果酸甜可食,亦可熬糖和酿酒;叶及根皮提栲胶,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收敛的效能。 变种腺花茅莓Var.adenochlamys(Focke)Migo与茅莓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花柄、花萼外面以及着花的小枝上除密生皮刺外,有褐色刚毛状腺毛。 产南京紫金山、栖霞山,句容宝华山、茅山,宜兴、扬州等地。

===============================================

一作中药名

Herba Rubi Parvifolii

(英)Japanese Raspberry Herb

别名 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的茎叶。

植物形态 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采制 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