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1]
唐朝时期
[2]
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唐墓出土
直径23.9厘米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是在镜背用漆贴螺蚌贝壳薄片构成图纹,有的饰片镂空刻画,有的饰片雕刻细线。这种镶嵌工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但运用到铜镜上则在盛唐时期。此镜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都刻画得极为清晰,加之螺片本身光泽莹润,艺术效果十分别致,是唐镜中难得的精品。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1]
唐朝时期
[2]
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唐墓出土
直径23.9厘米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是在镜背用漆贴螺蚌贝壳薄片构成图纹,有的饰片镂空刻画,有的饰片雕刻细线。这种镶嵌工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但运用到铜镜上则在盛唐时期。此镜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都刻画得极为清晰,加之螺片本身光泽莹润,艺术效果十分别致,是唐镜中难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