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定义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组织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八分之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的成分① 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90%~92%的水。

② 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③ 无机离子:Na+、Cl-、K+、Ca2+、HCO3-、PO42-等。

④ 有机化合物: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⑤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

⑥ 细胞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细胞外液间的关系① 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两者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

② 组织液和血浆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在两者间进行交换

③ 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外周细胞,细胞覆瓦状扣合,管壁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一般不容易进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细菌、癌细胞等易进入其内)

④ 淋巴经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最后经淋巴导管注入左、右静脉角

细胞外液的意义

细胞外液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的检测中文名称: 细胞外液

英文名称: Extracellular Fluid

英文又名: ECF

简介

【参考值】

用占体重的百分比表示:

21%~26%(硫氰酸钠法)

14%~18%(菊糖法)

男 15.3%~18.8%(硫代硫酸钠法)

女 15.3%~21%(硫代硫酸钠法)

【方法学变异】

各种物质测定所得细胞外液间隙有所不同,有菊糖、蔗糖、甘露醇、硫酸盐及硫代硫酸钠所得结果较低,而用溴化物、硫氰酸盐、同位素钠及氯所得结果较高。实验证明:菊糖和硫代硫酸钠不能进入胶原结缔组织,而氯和钠离子能迅速扩散进入之。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 产生胸、腹水的疾患和局部组织水肿;心、肺、肾衰竭及全身性水肿。

2.减低见于

(1)缺水性脱水:失水大于失盐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初始期细胞外液容量降低,继之可导致细胞内液减少。

(2)缺盐性脱水:失盐大于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脏排水,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