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概述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versus-leukemia, GVL)
是指与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密切相关的移植物抗白血病功能,它的产生与移植前进行的化、放疗等预处理方案并无关联。许多研究者发现:发生过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其白血病的复发率要比未发生过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低2.5倍。另外还发现同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其白血病的复发率要比异基因骨髓抑制者为高。因此人们推测,供者的淋巴细胞对受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攻击作用,这一作用即称为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发病机制尽管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GVL与GVHD均有供体T淋巴细胞识别主要或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GVL是与异基因骨髓移植相伴而生的,GVL的发生可能与供体T淋巴细胞识别白血病特异性抗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