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诵
【原文】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仇。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患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赏析】从“昔余梦登天兮”至“鮌功用而不就”为第四段,为占梦者对屈原的劝告,与《离骚》女媭一节,大意略同。“昔余梦”四句托为游仙,引入下文。“终危独”句为屈原问语:“我又问:是否要遭受疏远?”从“日:君可思而不可恃”至“鮌功用而不就”为厉神的答语。“君不思”至“犹有曩之态也”为第一层意思,厉神指出屈原有目的而无道路,劝屈原放弃忠君,认为如果照“曩之态”那无疑是“欲登天而释阶”,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接着“众骇遽”四句言楚王发怒后,本来同道的那些人都已离心背德,弃之而去。最后“晋申生”四句采用了二个比喻,说明孝子忠臣被说成不忠、不孝,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至最后为第五段,写屈原找厉神占梦以后的感想。楚国人观点如此,君王对自己的态度如此,留是不可能的,但去呢?却又不忍,那只有洁身自保而已。“吾闻”四句,朱熹《楚辞集注》析曰:“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所用比喻简明恰当。“矰弋机”四句,言诗人遭谗被疏,如有矰弋在侧,竟无容身之地,真是左右为难。在这样的形势下,屈原该怎么办呢?“欲儃佪”八句屈原为自己设想了三条出路:一是儃佪,即逗留、等待,但这样唯恐再遭忧患;二是高飞远集,即远适他国,但到底去哪个国家呢?三是“横奔而失路”,即朱熹说的“妄行失道”或陈第说的“违道妄作”(《屈宋古音义》),就是与坏人们同流合污。但这三条路,选择任何一条都是十分不理想的,这使诗人“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这三条路都是不好走的呀,考虑再三的结果,还是另选其他的道路。“檮木兰以矫蕙兮”八句,用比喻之意,说自己还是保持自己美好的品德,远离这复杂肮脏的社会,块然独处吧!
【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