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十论-关于工程的哲学探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书名: 工程十论-关于工程的哲学探讨

作者: 徐长山 著

出 版 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 S B N : 9787564306830

定价: ¥35.00[1]

内容简介本书的几个特点:首先,本书把工程概括出十个方面的特性,并进行逻辑化的哲学论述,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特点的提炼、归纳和演绎。像这样的结构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见。其次,本书紧密结合工程活动的实践,运用大量的工程案例,而且大都比较典型,用鲜活的材料来证明哲学的逻辑。这在国内也不多见,也可以看做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再次,本书虽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议论,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哲学味很浓。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最后,本书为了更形象和直观,大多数的案例都附有一到两张照片或图画,所以图文并茂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这些照片或图画,有的是工程单位的同志提供的,有的是本校老师到工程建设第一线考察或开展帮助工作时拍摄的,有的是请美术工作者绘制的。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定位于工程师,因此尽可能使用工程师的话语方式,哲学的东西尽可能通俗易懂,希望能够得到工程师和工程管理者的认可。其实,工程师及其工程管理者并非不懂哲学,也不是不喜欢哲学。徐匡迪院士说:“工程的设计与实践中充满了辩证法,卓越的工程师和卓越的科学家一样都是富于哲学智慧和‘身体力行’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的。”我认为,只要适合工程师及其管理者口味的哲学,他们还是愿意读的。

作者简介徐长山,男,1950年9月生,辽宁辽阳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教学名师。研究方向:工程辩证法。相关论文:《工程辩证法纲要》《辩证法与工程》《论工程系统》《论青藏铁路的多维价值》《论工程的创新性》。

图书目录引言 工程及其哲学探讨

一、何谓工程

二、工程的哲学探讨

一论工程的阶段性

一、工程的规划阶段

二、工程的设计阶段

三、工程的建造阶段

四、工程的使用阶段

二论工程的整体性

一、系统科学与工程系统

二、工程的立体性

三、工程的集成性

三论工程的动态性

一、工程是一幅动态联系的画面

二、工程的动与静

三、工程的量变和质变

四、工程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五、工程演化中的进化、转化和退化

四论工程的开放性

一、工程开放的理论依据

二、工程的内开放和外开放

三、工程开放的内容和形式

四、工程开放的障碍排除

五论工程的矛盾性

一、工程矛盾的一般分析

二、工程若干环节中的矛盾分析

六论工程的创新性

一、工程创新的概念与特点

二、矛盾是推动工程创新的动力

三、提高工程创新能力

七论工程的人文性

一、工程的“天人合一”

二、工程的“以人为本”

三、工程的文化内涵

四、工程企业文化

八论工程的风险性

一、工程风险的哲学分析

二、工程诸环节上的风险与防范

三、工程风险管理

九论工程的伦理性

一、工程伦理学及其发展

二、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三、我国工程伦理的现状与建设

十论工程的价值性

一、价值的含义

二、工程的多元价值

三、工程价值的评价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