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
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1900.9.17,大乌瓦罗沃镇,今属莫斯科州奥焦雷区~1976.6.8,莫斯科),苏联军事首长,装甲坦克兵元帅(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4.9.23,1945.4.6)。
193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9年参加苏军。毕业于莫吉廖夫步兵训练班(1922)、高级步兵学校(1927)、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指挥人员进修班(1935)和总参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1951)。参加过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国内战争时为列兵,参加了南方面军对白卫军的作战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波兰进攻的反击。1922年起历任排长、连长、团属学校校长、教导营营长、旅参谋长、坦克旅旅长等职。1940年11月任坦克第20师师长。
卫国战争一开始(1941.7—8)就参加了卢茨克、杜布诺、科罗斯坚诸地的防御战役,是一位能干的有主动精神的战斗组织者,擅长组织与敌优势兵力进行克战。这些品质在莫斯科会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任坦克第4旅(后为近卫坦克第1旅)旅长。1941年10月上半月,该旅战士在姆岑斯克附近的许多防御地区顽强地阻止了敌,人坦克和摩托化师的推进,并重创敌军。他指挥的旅在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的编成内,完成向伊斯特拉方向360公里的进军之后,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英勇作战,并参加了莫斯科反攻(参见莫斯科战役)。由于勇敢和出色的战斗行动,卡图科夫旅于11月11日在坦克部队中第一个获得了近卫称号。在卡图科夫领导下编写的,并推荐给部队使用的《对敌坦克、炮兵和步兵作战守则》总结了该旅的善战经验。1942年任坦克第1军军长,在库尔斯克—沃罗涅日方向打退敌军的猛攻。后任机械化第3军军长。1943年1月被任命为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隶属沃罗涅日方面军,稍后属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和解放乌克兰作战中屡立战功。1944年6月该集团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他的指挥下,该集团军参加了利沃夫—桑多梅日、维斯瓦河—奥得河、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等战役,强渡了维斯瓦河与奥得河。由于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指挥部队有方,表现英勇无畏,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又因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连战皆捷,卡图科夫再次荣获“金星”奖章。在柏林战役中,他指挥的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突破敌人在泽洛高地的坚强防御,强渡施普雷河,并突入柏林。
战后,先后任集团军司令和苏军驻德军队集群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司令。1955年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局总监、陆军总部副部长。1963午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军事顾问监察员。获列宁勋章4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一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二级库图佐夫勋章、红星勋章和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
著作:《坦克战》,莫斯科1942午版;《主要突击的矛头》,莫斯科1976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