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兀(多音字)

拼音:wù

①高而突起:突兀。②形容山秃的样子,泛指秃:山峰兀立∣兀鹫。③元曲中作发语词。

组词:兀傲 词义:倔强孤傲。

组词:兀立 词义:直立。

组词:兀兀 词义:用心的样子。

组词:兀自 词义:仍然,还。多见于早期白话。

兀(多音字)

拼音:wū

(兀突)也作乌涂。①即不凉也不热:兀突水。②不干脆:你怎么总是干兀突事?(兀秃)也作乌涂。①水不凉不热。②不爽利:不干脆。

在数学里读作pai

通常取近似值3.14

C=2兀R

C=兀D

S=兀R²

ù

部首:尢

造字法:会意

结构:独体

笔划:3

五笔:GQV

繁体:兀

【释义】①高耸突起的样子:突兀。②形容光秃秃:兀鹫。

【兀立】 #wùlì直立。

〖例句〗盘山的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凌空侧向兀立着。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兀 <形>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