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芙蓉
江西省植物“生物名片”。庐山芙蓉属锦葵科(Mavaceae)木槿属(Hibiscus Linn)。形态优美、色洁花大,地理分布特殊。1922年由美国科学家里伯迪海迪 · 贝利正式命名。
目录
简介性状生境与习性分布发现
简介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亚纲: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目:锦葵目(Malvales)
科:锦葵科(Malvaceae)
属:木槿属(Hibiscus Linn.)
种: 庐山芙蓉 H. paramutabilis
变种: 长梗庐山芙蓉 H. p. var. longipedicellatus
性状庐山芙蓉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度1~4米,最高可达5米,直径可达5厘米。叶片状如手掌,似棉花叶。花和棉花不同,花冠呈白色,内面基部带紫红色,花型很大,直径可达12厘米,单瓣,花瓣倒卵形,长可达7厘米,花的数量不如棉花多。果实也和棉花相似,长圆状卵圆形。7~8月开花,9~10月结果。
生境与习性野生于海拔850—1100米的山地灌从中,略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
分布目前庐山芙蓉只发现在江西,湖南和广西有少量分布,在江西主要分布在庐山、铜鼓和宜丰等地。在庐山,庐山芙蓉主要分布在庐山的西南部。其中豆叶坪、山南林场和庐山垅是他们的主要分布区。
发现1886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以金钱和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霸占庐山长冲一带,开始开辟牯岭。至1920年,以李德立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庐山采集了大量标本。庐山芙蓉就是在那时被西方植物学家采集到的,所以其标本保存于国外。由于标本采集自庐山,所以命名“庐山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