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积玉
陈积玉男,汉族,1933年1月出生,北京市人。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云南省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等职,主要业绩:1949年3月参加参加革命,考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1949年7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四军文艺工作团任宣传员。1950年8月至1952年7月任十四军四十师司令部密码译电员。1952年8月至1954年8月在云南军区中学教师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任省军区文化学校助理员。1956年由部队转业到云南省教育厅(省教委),曾担任科员、处长、秘书长等职。陈积玉同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刚满十六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怕流血牺牲,随解放大军南下,曾参加过广州战役、阳江战役、广西战役、挺进大西南,和平解放云南。在枪林弹雨中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勇敢参战,坚持战斗,英勇对敌,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又积极投身于地方上的清匪反霸斗争。当时作为担任密码译电员的陈积玉同志,跟随部队战斗在崇山峻岭之中,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守在通信联络的岗位上,保证部队信息畅通,歼灭一股又一股残匪,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通过战斗的洗礼,该同志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坚强的革命信心,一切听从领导指挥、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各项纪律,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1952年部队开展“向文化进军”,这是部队建设的历史转折。陈积玉同志调到云南军区中学教师训练班学习两年大专课程,被评为优秀学员。毕业后被安排在原云南军区文化速成学校担任助理员。负责教学业务指导工作,表现认真负责、积极努力、苦心钻研、效果良好,获得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并荣立个人二等功。1956年为支援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教育事业,该同志随学校集体转业,被安排在云南省教育厅工作,曾担任行政处室的科员、处长和秘书长等职。主管普通教育、民族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在这期间,该同志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196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调研时,发现和总结了勐海县曼燕小学的办学经验,得到教育部的肯定,认为这所学校是民族地区“办得成功,受到群众欢迎的学校”,能够“从实际出发,为生产服务、为群众的需要服务”。曼燕小学的经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为促进云南中小学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该同志还为省委、省政府起草过一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政策法规文件,下发全省各地贯彻执行。在担任《云南教育》杂志编辑、记者期间,编写过一些书刊、发表过多篇文章,都曾获得好评。1982年受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云南项目主任。主要任务是建立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项目,曾起草过《关于建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队伍行动计划》等三个项目文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云南省政府的认可。在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同志坚持改革开放、大胆负责,争取多方支持,通力合作,采取边进设备、边配套、边安装、边使用的原则,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1984年底,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派出的高级项目官员和我国外经部、国家教委高级项目官员参加的评审团,对云南的三个合作项目进行评审。认为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方向明确,进口设备如期到达,国内投资有可靠保证,并已初见成效。1985年5月,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的安排,指定该同志到美国纽约总部汇报合作项目进展情况,并考察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二十多所大、中、小学和幼儿教育,交流了经验,开阔了眼界,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90年成立云南省教师奖励基金会,该同志担任秘书长,继续为发展云南教育事业、培养提高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该同志参加革命四十多年,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锻炼成长为一个革命干部,离不开党的关怀和培养。在历次政治风云变幻中,表现方向明确、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实事求是、审慎应对。特别是被党培养、提拔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后,凡事都能够以身作则、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生活上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其事迹被收入2007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