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这首词大约是作者于旅途中见到了“废寺”,由此生情动感,遂填词以寄今昔之慨。上片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其中点出“倚马客”和“斗鸡人”,含蕴良多,耐人寻味,唯结句点明虔敬之意,同时也透露了不胜苍凉的悲感。

作品名称: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创作年代:

清代

文学体裁:

作者:

纳兰性德

目录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浣溪沙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①,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②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③。[1]

注释译文【注释】

①何年句:谓已荒废之古寺,其寺名亦不可知了。

②斗鸡人:斗鸡本为一种游戏,战国时即已存在。《战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此处“斗鸡人”与前“倚马客”对举,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

③金经:佛经,即《金刚经》,为《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简称。自东晋以后有多种译本。

【译文】

萧瑟秋风今又是。这样的季节,你身只影孤,踽踽独行,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庙宇。你看见叶子枯黄,在溪水里飘零。你看见长亭依旧,送别的人,却早已不在天涯行路。你骑上骏马,奔走在无人的荒野。看见那些断壁残垣,那些荣辱浮沉,终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人生,天下,青山,伊人,美酒,剑,晓生梦绕。一片落红,一身孤独,一±壶浊酒。万物都成空。[2]

作者简介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