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万里

成语 一泻万里
发音 yī xiè wàn lǐ
解释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出处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示例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小学语文初一下学期第8课第二段)“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活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