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锦瑟何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况【作品名称】凤凰台上忆吹箫·锦瑟何年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原文凤凰台上忆吹箫- 守岁

锦瑟何年①,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②,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摧教看、燕蜡鸡丝③。如今但、一编消夜④,冷暖谁知。

当时⑤。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⑥新词。次第朱幡剪彩⑦,冠儿侧、斗转蛾儿。重验取⑧、卢郎青鬓,未觉春迟。[1]

注释①锦瑟三句: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杜甫《曲江对雨》:“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此处为借喻往日的好时光。香屏,指华美之屏风。此三句是说何年再有那美好的时光啊,今岁的除夕只剩有锦瑟相伴,东风吹来则更增添了相思。

②记巡檐二句:巡檐,来往于檐前。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之二:“巡愉索共海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此几句意谓还记得当年共度除夕的情景,那时你我欢笑着往来于檐下。之后又共捻着梅枝。

③燕蜡鸡丝:旧俗正旦之日听做节日食品。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谓:“洛阳人家,正旦造丝鸡、葛燕、粉荔枝。”明瞿祐《四时宜忌·正月事宜》谓:“洛阳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鸡、蜡燕、粉荔枝。”此处为叶韵而用“燕蜡”、“鸡丝”。

④一编消夜:只是手持着一编书来消磨着除夜。

⑤当时四句:琼筵,美宴、盛宴。玉漏。漏壶之美称。此四句谓当时并未想到会有今日的孤寂,那时见惯了欢娱的情景。还说道以后年年会有美宴,漏壶也会永远如此。

⑥枉费:白费。

⑦次第二句:次第,依次地。朱蟠,尊显之家所用的红色的旗幡。斗,纷纷、纷乱之意。宋康与之《瑞鹤仙·上元应制》:“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小帽之类的应时饰物。此二句是说富贵人家分别挂起了朱幡彩旗,人们高高兴兴地戴上了应时的饰物。

⑧重验取二句:验取,检验、查看。卢郎,传说唐代之卢家子弟,年已老才为校书郎,后娶妻而遭妻怨。宋钱易《南部新书》丁:“卢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元密子瑜《临江仙》:“卢郎心未老,潘令鬓先皤。”此处是以卢郎借喻自己。此二句意谓再来看看我如今尚未衰老,仍是青春年少。

赏析从词题看是写节序,但作者的真旨仍是抒发怀人的伤感之作。上片侧重写往年守岁时欢娱的情景,“如今”二句转写今日孤独之感。过片承上片落句,伸续对往年旧事情景难寻的痛悔之情。接下去转入此时心境和眼前之景的描绘,如此便更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悲慨。最后之落句意蕴悠然,可令人深长思之了。[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