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而不伤
词目:哀而不伤
注音:āi ér bù shāng
字义:哀,悲伤;伤,伤害、妨害。
释义:意思是《关雎》这诗,快乐而不致毫无节制,悲哀而不过分,而不致使人伤害身体。儒家诗教的重要命题。指诗歌、音乐不失中和之美。
①虽感情悲哀,但不伤害身心。多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②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③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分,也无不及。
④形容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伤心。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比喻做事适中。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何晏集解:孔曰:“‘哀不至伤,言其和也。’”
朱熹集注:“伤者,哀之过而害於和者也。”
示例:1、老舍《四世同堂》:“她喜欢打扮,愿意有男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的,青春的游戏。”
2、明·陶宗仪《辍耕录·绿窗遗稿》:“先生之诗,~,举得性情之正,是可传也已。”
3、《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爵与王惠哭做了一团,四个妇人也陪出了~的眼泪。”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乐而不淫,虽诗歌,亦教训也。”亦谓貌似悲哀而实不伤心。
5、宋·胡仔《绍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一》:“婉而不迫,~,所作自不必多也。”
6、他的音乐作品总能够以情来打动人心,但却~,恰到好处。
7、宋《二程全书·外书六》:“‘求之不得,展转反侧’,是哀而不伤。”
近义词:哀感顽艳,怨而不怒
反义词:悲不自胜,哀毁骨立
英文:be sentimental but not mawk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