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丁卯日是中国干支历法中的第四天。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共60对组合,组成了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据说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目前已确切知道的,有文献可考的开始时间是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1912年民国元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民间仍沿用)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丁卯日的前一天是丙寅日,后一天是戊辰日。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丁属阴之火,地支之卯属阴之木,是木火相生。丁卯日的纳音五行为炉中火。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也是中国古代术数的基础,如《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