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罐疗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闪罐是拔罐疗法的一种。 即将棉花棒蘸 95% 酒精点燃,在罐内绕一周后抽出,立即将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直到局部皮肤充血为止。 此法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

操作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或真空抽气罐,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闪罐用具(2张)

适应症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

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2、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6、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

7、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作用1、通经活络

2、行气活血

3、消肿止痛

4、祛风散寒

适用症风寒湿痹症、腰背肩臂腿痛、关节同、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枯等。

闪罐

临床常用治疗疾病颈椎痛症状:颈项痛、肩臂痛,甚则发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

取穴:

大椎、肩井、肩外俞;百劳、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上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腰痛症状:腰痛,遇寒或劳累则加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夜晚加重,舌质紫黯或有淤斑。

取穴:肾俞、关元俞。风湿腰痛配环跳、委中、昆仑;

肾虚腰痛配命门、腰眼、上髎;

闪挫腰痛配志室、腰眼、阿是穴。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上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关节痛症状:关节肿痛酸胀,伸屈不利,或肿而不红,局部畏寒,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形寒怕冷。

取穴:大椎、气海、曲池、外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上穴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

[1]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