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邦朝
邹邦朝(1870~约1944),清光绪年间由都匀平浪迁居牙舟。 邦朝自幼随父学习铧口铸造,终生以此为业。为改进铸造技术,常年悉心研究,有时还下田亲扶犁杖,实地考察。经多次试验,铸造出用于砂土的“鸡嘴”型铧口及适用于粘土的“鸭嘴”型铧口。
邦朝还能根据四季气候和原料的不同,掌握“钢水”出炉的“火候”和铧口的回淬技术,使铧口坚韧,经久耐用,不致在犁土时折断。
“邹家铧口”在牙舟地区独树一帜,还销往通州、克度、马场、西凉及县城等地。[1]
邹邦朝(1870~约1944),清光绪年间由都匀平浪迁居牙舟。 邦朝自幼随父学习铧口铸造,终生以此为业。为改进铸造技术,常年悉心研究,有时还下田亲扶犁杖,实地考察。经多次试验,铸造出用于砂土的“鸡嘴”型铧口及适用于粘土的“鸭嘴”型铧口。
邦朝还能根据四季气候和原料的不同,掌握“钢水”出炉的“火候”和铧口的回淬技术,使铧口坚韧,经久耐用,不致在犁土时折断。
“邹家铧口”在牙舟地区独树一帜,还销往通州、克度、马场、西凉及县城等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