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诗囊

拼音:shī náng

注音:ㄕㄧ ㄋㄤˊ

释义贮放诗稿的袋子。

源自: 唐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李长吉,即李贺)

宋 陆游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诗:“诗囊羞涩悲才尽,药裹纵横觉病增。”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难从酒伴浮三雅,自解诗囊咏七哀。”

梁启超 《腊八小饮》诗:“客怀澒洞诗囊窄,乡思低迷粥鼓遥。”

典故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李贺的妈妈看着儿子那装满记有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早晚得把你的心呕出来才罢休吗?”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无独有偶,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南宋的陆游也有这样的习惯,无论在仕途的奔波中,还是平日的闲思,只要有得便成断稿,置于诗囊。请看《初寒》一诗:作诗老恨无奇思,时取囊中断稿看。

毛泽东“诗囊”赞鲁迅

毛泽东《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诗之二曰: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剑南歌”与“秋风吟”分别指陆游与秋瑾的诗歌,鲁迅先生同他们一脉相承。“诗囊”的故事出自《李长吉小传》:唐代“诗鬼”李贺骑驴漫游,身背的锦囊是装偶得的诗句的,晚上再将之整理与苦吟,可谓呕心沥血。后人遂用“诗囊”一语来比喻优美的诗作。南宋的陆游也有这样的习惯,无论在仕途的奔波中,还是平日的闲思,只要有得便成断稿,置于诗囊。请看《初寒》一诗:作诗老恨无奇思,时取囊中断稿看。平时的积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创作准备,陆游感叹:“宋清药卷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后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