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综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立于1905年,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系省直属单位。她既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卓著的百年名校,又是一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教育传承与创新、积极引领潮流、被社会公认为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科技、经济、文化人才,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艺术巨匠欧阳予倩和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张履谦、朱之悌、何继善、朱作言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坐落在湖南长沙风光秀丽的湘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岳麓山下,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协调,功能区划合理,占地面积10.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1.1%,名人文化广场、历史长廊、“攀登”纪念碑、“向往”雕塑等展示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幽静秀丽的琢园和镕园中,小桥、流水、喷泉、亭台,错落有致,鸟语花香,育人环境优良;校园建筑大气美观、设计新颖,教学楼、科学楼之间以天桥和回廊相连,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整个校园绿树与红墙交相辉映,干净整洁,更显校园文明;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并已具备信息化功能;生活设施齐全,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学校先后被长沙市政府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和“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先后有34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有15人先后获得全国或湖南省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每年均有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师在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理性办学、内涵发展”的工作方针和“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科研兴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流,教改教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8项次,学生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湖南省前茅,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成绩突出,参加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学校构建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发展空间,“素质全面,个性彰显”已成为附中学子的共同特征而广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赞誉。
学校在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同时,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起了以师大附中为主体,以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国际课程中心、湖南广益卫星远程学校、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实验学校和湖南师大附中岳麓外国语实验学校为联合体的多元办学格局,在多种办学体制多种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优势互补,兼容并蓄,积极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学校不断探索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频繁,学校先后与亚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的多所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且每年都与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师生互访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共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8次。
今日的湖南师大附中,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学校。
历史沿革惟一学堂 1905-1906
广益英算专修科、广益中学堂 1907-1911
广益中学 1912-1923
执中中学 1924-1925
湖南私立广益中学 1926-1951.10
湖南省立广益中学 1951.11-1952.9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中学 1952.10-1954
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55.1-1960.7
湖南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1960.8-1963.7
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63.8-1968.11
长沙市纺织厂“五.七”中学 1968.12-1969.11
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69.11-1984.9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84.9至今
学科奥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骄人,2007年,有46人次获省级一等奖,7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或全国冬令营,其中朱军豪同学在第18届中学生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胡涵同学在第48届中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银牌。迄今为止,该校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共获得19枚金牌, 8枚银牌,金牌数位居全国之首!学校被媒体和同行誉为“英才培养的沃土,奥赛金牌的摇篮”。
时 间 地 点 姓 名(性别 来自地方) 竞 赛 名 称 获奖
1991年 瑞 典 郭早阳 (男 长沙县) 第3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银牌
1992年 芬 兰 李 翌 (男 长沙市) 第23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金牌
1993年 土耳其 刘 炀 (男 长沙市) 第34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1993年 意大利 周 彪 (男 澧 县) 第25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1993年 意大利 袁 泉 (男 邵阳市) 第25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银牌
1994年 香 港 彭建波 (男 湘潭县) 第35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1994年 挪 威 黄永亮 (男 衡阳市) 第2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1994年 挪 威 李帅格 (男 株洲市) 第2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1995年 澳大利亚 倪 彬 (男 长沙市) 第34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金牌
1995年 中 国 骆宏鹏 (男 资兴市) 第2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1997年 土库曼斯坦 夏 凡 (男 津市市) 第2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1997年 加拿大 刘登峰(男 安化县) 第2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银牌
1997年 土耳其 贺毅憬 (男 长沙市) 第5届国际环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 银牌
1997年 土耳其 刘晓隽 (女 长沙市) 第5届国际环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
1998年 德 国 郭 婧 (女 株洲市) 第9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 金牌
1998年 艾颖华 (男 武冈市) 入选第39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代表队,,因台湾问题末参赛
1999年 罗马尼亚 孔文彬 (男 桃源县) 第40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银牌
2000年 土耳其 徐良亮 (男 浏阳市) 第11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 银牌
2001年 美 国 余 君 (男 华容县) 第4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2001年 比利时 廖雅静 (女 长沙市) 第1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 金牌
2002年 英 国 肖 维 (男 望城县) 第43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2002年 印 尼 杨 桓 (男 长沙市) 第33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金牌
2002年 荷 兰 吕 华 (男 常宁县) 第34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2003年 日 本 王 伟 (男 衡阳市) 第44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2003年 希 腊 胡蓉蓉(女 安乡县) 第35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2004年 希 腊 李先颖(男 长沙市) 第45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金牌
2004年 澳大利亚 张鸿康(男 株洲市) 第15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 银牌
2007年 加拿大 朱军豪(男 衡山县) 第18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 金牌
2007年 越 南 胡 涵(男 郴州市) 第48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银牌
2008年是学校学科奥赛的又一个丰收年,竞赛成绩骄人,41名学生获省级一等奖,均获得保送进入一流大学的资格;在湖南省数、理、化、生奥赛代表队的25名队员中,学校有13名学生入选;在已结束的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学校学生张乐冰同学以理论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在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学校李昊坤同学入选国家集训队。目前,学校已有8位同学被北大、清华预录,数学有5名学生、化学有2名学生正在省队集训,即将参加全国决赛。迄今为止,学校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共获得19枚金牌, 8枚银牌,金牌数位居全国之首!学校被媒体和同行誉为“英才培养的沃土,奥赛金牌的摇篮”。
2009年 英 国 刘 吉 (男 市) 第41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金牌
学校现任领导及中层管理干部校 长 常力源
党委书记 周望城
副校长 黄月初
副校长 樊希国
副校长 谢永红
校长助理 刘邵来 (兼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校长)
校长助理 何宪才
校长助理 陈迪勋 (兼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副校长)
工会主席 康辛勇
校办公室主任 苏建祥
党办秘书 叶越冬
保卫专干 刘伟立
教科室主任 罗培基
教科室副主任 陈胸怀
教务处主任 陈克勤
教务处副主任 张胜利
学工处主任 彭荣宏
团委书记 张 凌
财务资产管理科长 张宇红
人事劳资科副科长 左小青(主持工作)
国际课程中心主任 陈 益 (兼岳麓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
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何宪才 (兼)
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杨玄典
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伟立 (兼)
校友会秘书长 苏 华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广益中学为湖南师大附中的前身,原名为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她是由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于 1905 年创办的惟一学堂更名而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1997年湖南师大附中创办了民办的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按湘教发[2006]22号文件精神,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于 2007年2月迁址至长沙市劳动东路体育新城古曲南路。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是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完全中学。学校东临京珠高速,西接万家丽路,南连劳动东路,北靠长沙大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2亿多元。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气势宏大,环境优美。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图书馆、体育馆(可容纳 3000 多人)、田径场(400米 标准塑胶跑道)等错落有致,相映生辉;所有建筑物一楼全部架空,学生运动场地充裕;池畔垂柳,灯下喷泉,如诗如画,美不胜收。2007 年8月学校投资近300万元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一流的局域网,所有教室全部配备集网络、广播、监控、影视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多网合一多媒体终端控制系统及高亮度、大尺寸投影设备,教师人手一台电脑,与师大附中校园网内网互通,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公寓每个寝室都配有冷暖空调、双卫生间, 24 小时供应热水,并有生活老师全天候指导与服务。学校食堂实行营养配餐,保健医生昼夜值班,保安 24 小时巡逻值守。学校即将兴建 10000 多平方米新的综合性实验大楼, 2008 年年底交付使用。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湖南师大附中委派刘邵来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教学设备一流、教学环境一流,充分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改革进取,任重道远。翻开新的办学篇章,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以勇立潮头的气魄与风范,必将展现出崭新的风采,谱写出壮美的华章。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于2008年元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其前身为海口双岛学园,创办于1999年。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民办寄宿制学校,是中央教科所实验学校、海南省先进民办学校。
学校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48号,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部分组成,可容纳120个教学班、5000名学生学习和生活。学校已全面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海南领先、全国有特色的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近两年来,在学校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2006年的187名教职工、1600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500余名教职工、4000余名学生,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辉煌的路。
2007年学校与素有“金牌摇篮”、“课改先锋”美誉的三湘百年名校湖南师大附中联手打造海南优质初高中教育,使学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富有献身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良师资队伍。现拥有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5名,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49名,中级教师53名,聘有外籍教师7名,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自1999年建校以来,共有86人次获国家级和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连续七年在中考、小学毕业测试中各项指标名列全市前茅,实现了“让落后的学生进步、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的办学目标,从而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实验学校”,被海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实验基地学校”,被评为“海南省课改先进集体”、“家长满意学校”、“十佳信誉单位”,连续被评为“海口市民办学校先进单位”、“海口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2007年被海口市政府表彰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承担了三项国家级、六项省市级研究课题,同年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小语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实验学校”;2008年,王树国老师辅导王祺同学荣获第十九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全省唯一)、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海南省第三名)。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秉承“管理立校、德育立校、从严治校”的理念,正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质量”,向“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示范性民办学校迈进!
相关网站湖南师大附中主页 www.hnsdfz.org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www.hngyxz.org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 www.haikouzx.com
湖南广益卫星远程学校 www.hnsdfzwx.com
湖南师大附中远程教育网校 www.efz.com.cn
湖南师大附中学能网 www.xueneng.net
青春附中 www.youthfz.cn
蓝天作文网 www.ltzw.com
白帆文学社 www.baif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