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谷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猫谷湾位于炎帝故里会同县境内的巫水河畔,猫谷湾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1638-1881年)间修建的古民居36栋,总面积达9416平方米,是全国迄今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湾”、“农耕文化的完美典范”、“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古民居村落发展建筑史书”和“民俗博物馆。古村现有住户36户,188人,其中85%的村民为粟姓,侗族。

猫谷湾无论从古民居建筑群落的地理分布还是建筑的形态特点、以及内部结构与周围山水园林、地形水系的关系,都有着极具特色的人文形态,有着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猫谷湾古民居建筑的自然选位符合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学说。古村建筑整体布局按梅花状排列。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进入村中,如入迷宫,叫人找不着出路,由于地形地物复杂,几百年来,这个村子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古村建筑均为木质穿斗式结构,四周封有高高的马头墙,构成相对封闭的庭院,当地称为窨子屋。这种建筑因是高墙密封,仅开小窗,对于防风、防盗、防火具有特殊功能。近百年来,猫谷湾尚只有一家失火殃及毗邻的先例。这种建筑格式,用小青石砌筑地基,高出地面60公分,有较深的排水沟,在房屋密集区,还设有下水道和水塘。

猫古湾的风水绝佳。宛若龙头,龙尾则延续至村口处。猫谷湾与雷打冲、蕾茶冲相对。两相呼应,组合起来看宛若二龙戏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