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江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的散曲小令。此曲将写景(月夜江景)记事(弹筝)抒情(满江长叹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文句虽短,艺术价值却很高。

目录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名称:【越调】凭阑人·江夜

年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越调

曲牌:凭阑人

作品原文【越调】凭阑人

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1]

注释译文[注释]

⑴搊(chōu):拨动,弹拨。

⑵玉筝:对古稳的美称。筝是一种弹拨乐器。

[译文]

江水清澈澄清江月空明,江上是谁在弹拨玉筝?隔着江和着泪倾听,满江山一片长叹声。[2]

作品鉴赏此曲第一句先写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给人感受到澄澈宁谧的气氛。第二句写筝的声音。在月色中,不知是谁弹起玉筝,打破四周的寂寥,添增了神秘幽婉的韵味。第三句则从听筝人的神态,以背面敷粉的艺术手法,烘托筝声所表达的哀伤感情。第四句写江涛澒洞,它象是被筝声勾起的深沉的叹息。这样的写法,又把感伤之情推进一步。此曲每句不离“江”字,对江的具体描写也不多,倒是通过那哀婉的筝声,让读者想象并领略江夜的意蕴。据《太和正间谱》卷首“善歌之士”条载:“善歌者蒋康之,于癸未春,渡南康,夜泊澎蠡之南。其夜将半,江风吞波,山月衔岫,四无人语。康之叩舷而歌‘江水澄澄江月明’之词,湖上之民,莫不拥衾而听;推窗出户,是听者杂合于岸。少焉,满江如有长叹之声,自此声誉愈远矣。”这段文字也可以说明这支曲子感人的力量和流播的情况。[1]

作者简介张可久

(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他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现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中最多者。其散曲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作品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有《小山乐府》。[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