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面锣鼓
百面锣鼓是充满元代鼓乐遗风,韩城市南原一带群众春节闹社火特有的民间艺术。地处渭北高原,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对峙,有着悠久历史与长期为兵家争战之地的韩城,由于世代的边塞烽烟,使春节“社火”有着特殊的个性。百面锣鼓起源于清初,清代中叶已风靡韩原,至今不衰。这是打击乐和舞蹈合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目录
发展历史
发展锣鼓出场,先有两个项戴串铃、胸坠红缨、背负黄衣的报童前后开道,接着十杆火铳轮流点放,震耳欲聋,龙凤旗跟随其后,浩浩荡荡,遮天蔽日。旗后是数十个高达丈余的花杆,簇拥着百面锣鼓。两面大鼓居于中央,鼓车人拉或牛拉,各有4个小鼓护拥。40面锣手身着一色服装,戴墨镜,每人都背着用彩带、纸花装饰的宽面竹片,竹片从背部弯至左肩前,上端有钩,系挂大锣。行进间鼓慢锣疏,边敲边走,文质彬彬。停步时奏"狗撕咬"鼓点,紧凑激昂,气氛热烈。大鼓前后,有两人手执长达丈余的软杆,脚踩锣鼓点,忽前忽后,指挥锣鼓。压杆停,鸦雀无声,起杆响,惊雷腾空,杆起杆落,带有呼声。继而大小鼓集中,一人打五鼓,名为“五子登科”。重槌击大鼓,轻落点小鼓,两手同向击,单手反向击,花样翻新,章法不乱。表演一阵,前行一段,或止或行,依序前进。
历史队伍的最前方,竟是由一名扮成古代“开山”神模样,脚踏近一人高的高跷、红袄绿裤、手持长长“响鞭”的人物,边走边向左右频频啪!啪!挥鞭,来打通拥塞的街巷。随后紧跟着一身穿镶边左衽红大衫与红裤、头顶元代“官帽”,面戴红脸、绿鼻,呲牙凹眼面具,手提响锣的“开道者”,引导着成对“肃静”、“回避”大牌、刀枪剑戟百般兵器和十余面各色手绣龙凤大幡旗所组成的仪仗队,走上了清水泼街,黄土垫道的街巷。当时庄严、肃穆的气氛,在节日中真数少见。然而,节日必然还是欢乐的。仪仗队之后,只见两名老艺人各手持“花杆子”,相对边跑边舞于街巷之中。随摇落舞动“花杆子”的指挥,似从天而落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这威震山河的乐声,来自舞于牛车上五名鼓手表演的“鼓舞”;来自手持“大铙”、“大锣”成相对两列,侧身缓步做行进表演的《百面锣鼓》。奇特的是,所有鼓手服饰,全然是清一色的黑色斜襟长衫,穿右袖、露左臂形如蒙藏大袍,扎腰带;一色青黛鞋裤,头戴元代宫廷官帽。“秧歌队”中出现这种非汉式的服装,真可谓韩城一绝。其原因要追溯到韩城曾为元代西北重镇,戍边鼓乐和大型庆典当时都须以蒙族习俗行事而沿留至今,使《百面锣鼓》的不少曲段仍具元代遗风。此外,在老艺人手摇长7米“花杆子”,反复交叉奔跑指挥于街筒乐队之中,除指挥乐曲和舞蹈造型达到协调统一外,还有予示着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的含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