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六十律

京房六十律。汉代律学家京房(公元前77-公元前37)因见古代三分损益十二律最后一律仲吕(F)依原法回不到黄钟(C),帮又继续损益生至六十律,不仅使第五十四律色育接近黄钟,而且基本上实现了“周而复始”的旋宫转调理论。京房还认为用管长计算音律不精密,故另作十三弦的准(形如古琴),在中央一弦下有六十律的标记。
京房六十律。汉代律学家京房(公元前77-公元前37)因见古代三分损益十二律最后一律仲吕(F)依原法回不到黄钟(C),帮又继续损益生至六十律,不仅使第五十四律色育接近黄钟,而且基本上实现了“周而复始”的旋宫转调理论。京房还认为用管长计算音律不精密,故另作十三弦的准(形如古琴),在中央一弦下有六十律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