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电子表

电子表是内部装配有电子元件的表,一般分液晶显示数字式和石英指针式两种。

戴电子表的人一定都为它的方便和准确性好而感到高兴。它不但能显示时间,而且能显示星期和日期。可你知道这种电子表是怎样造出来的吗?一提到时钟,大家一定会想起振动。机械表利用的是机械振动,电子表当然是利用电学振荡。最早的振荡电路是由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称为LC电路,但其频率稳定性却不大好,后来,科学家们用石英晶体代替LC振荡器,就大大提高了频率稳定性。石英为规则的六边形晶体。在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切割下的薄片叫做石英晶片。石英晶片有一个奇妙的特性:若晶片上加以机械力,则在相应的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场。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在石英晶片的极板上接上交流电场。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石英晶片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就会产生共振。这种现象称为"压电共振"。利用这种稳定的振荡特性,人们就创造出了精度极高的电子表和石英钟。

电子表的发明山崎淑夫:发明液晶电子手表

1965年山崎淑夫大学毕业。日本青年总是很喜欢任职于大企业,他们认为这样比较牢靠。当时的山崎淑夫第一想去丰田汽车,第二是喜欢东芝,第三是松下。但他的指导教授却给他写了一封信,推荐他去一家名叫精工舍的小公司上班。他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听从了教授的意见。这家制表公司今天的全称便是大名鼎鼎的精工爱普生的母公司。

这一去,他便在这家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精工制表公司一直干到今天,当年的青年如今已是一头华发。然而很多时髦青年今天看到这位老人,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手腕上就戴着人家的发明——山崎淑夫是液晶显示电子表的发明人。小小的电子表是山崎一生最引以为豪的发明。

“我进入精工公司后一直从事研制工作,没日没夜地做,周围的雇员都是一样拼命的。” 每当向媒体或者后辈说起这件成功的往事,山崎总是感到十分欣慰,“研究定位在新手表的研制上,当时还有很有日本企业沉迷于机械式手表的成功,但是我认为消费者期待更好用的手表。”

为了新手表,他一个人单枪匹马苦苦钻研,经常是在别人下班以后还在废寝忘食地反复试验。精工制造的老社长注意到了这个勤奋的年轻人,给了他很多关照。大约失败了数百次之后,4年后的精工拿出了第一块液晶显示电子手表。

就在产品即将投放市场前夕,社长还在问山崎,问他有没有把握成功,言下之意是如果没把握,现在收手还来得及,但山崎坚定地回答有把握。精工企业遂投入了巨资,打出了“精工表”品牌。在1973年,精工制造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液晶显示式数字石英手表“精工石英06LC”。

事实证明,液晶电子表以其精确、廉价、节电和款式多样化的优点,广受青睐,带动了手表行业的一场革命,精工表的利润迅速提升,其他日本厂家也纷起效尤。精工制造也是凭借了小小的电子表,一举赶上东芝和松下。

山崎淑夫由此悟出了道理:世上无难事,关键是事在人为。一个公司起初没有名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只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脚踏实地不断努力,企业就会由小变大,产品就会由不知名到跻身于世界知名品牌之列。”山崎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启迪着后来人。

电子表工作原理电子表工作原理:

电源-----晶体振荡产生32768HZ频率------分频------整流------滤波------模数转换-----输出

电子元器件

无方向器件(无源器件):

电阻:单位:欧姆

电容:单位:法拉

电感:单位:亨

有方向器件(有源器件):电解电容、 二极管 、三极管、蜂鸣器

机芯结构:

电源(电池)部分、PCB、元器件、胶罩、五金

检测要求:

检测环境、设备、方法。

精度、工作电流、静态电流、功能。(使用寿命)

生产流程:

PCB---COB---焊锡----测试-----EL片----LCD----入罩----上板(上五金片)----测试----上电池----功能测试-----贴电池贴纸。

常见故障排除:

白板:1、首先电池是否有电,无电,更换电池;有电,将机芯AC点短路即可。2、电池有电,短路任不好的,修理PCB。

断字(缺划):1、可能是螺丝松动,打紧螺丝即可;2、驳马条上有污物,重装去除污物即可;3、LCD或PCB坏,更换以上元件。

按灯字闪或无字:1、电池无电,更换电池;2、电池电压正常,按灯字闪,是亮灯干扰,增加干扰电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