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是我国清代康熙时期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一首词,内容主要描绘寒食节时一名女子的日常生活,描写细致入微,动人心弦。

目录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简析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文学体裁】词

作品原文菩萨蛮

阑风伏雨催寒食①,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②。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③。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④。[1]

作品注释①“阑风”二句:阑风伏雨,即阑风长雨,本指夏秋之交的风雨,后泛指风雨不止。寒食,寒食节。旧俗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当此节日,禁火三天,食冷食。狠藉。指樱桃花败落。

②“刚与”二句:意谓刚刚病愈,便起而薰衣。锁窗,雕刻有花纹图案的窗子。薰绣衣,用香料薰华丽的衣物,

③“画眉”二句:意谓病愈又逢寒食节将至,遂烦请女伴帮忙梳妆打扮,而此时小黄莺也偏偏在窗外啼啭。央及,请求、恳求。流莺,啼莺,以其啼鸣婉转,故云。

④“半响”二句:谓许久才打汗妆奁,可是对镜杯看自己娇弱的面容时,又对自己不满了。半响,许久、好久。自嫌,自己对自已不满。[1]

作品简析这词里描绘了寒食节时候,一女子刚刚病起,乍喜乍悲的情态。起二句先绘寒食节候之景,风雨不止,一夜之间樱花零落。这是全篇抒情的环境、背景,以下便是描绘她在这景象下的一系列的行动。一是按节令而薰绣衣,一是打扮自己。但“半晌”和“自嫌”却透露了自伤的心情。这是摹其细节去刻画她的心理。小词可谓寄深于浅,寄厚于轻。[1]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像

[2]

纳兰性德

(1655—1685)清代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是当时词坛的杰出代表。[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