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平远

1.平远县简介:平远建县于公元1562年,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处,现有人口25万。全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县城设在大柘镇,城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有5万人口。1994年,11个乡改镇建制,全县设16个镇。2003年9月,撤销超竹镇、黄畲镇和茅坪镇的镇级行政区划建制。原超竹镇并入大柘镇,原黄畲镇并入仁居镇,原茅坪镇并入东石镇。2004年11月,撤销坝头镇的镇级行政区划将其并入大柘镇行政区划。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设12个镇:即差干、仁居、八尺、河头、中行、上举、泗水、东石、大柘、石正、长田、热柘镇。

自然资源:平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1.7℃,年降水量163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73小时,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地带性的自然土壤为红壤,有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县内矿藏有磁铁矿、金矿、稀土、石灰石、煤炭、锰、钨、钴、铜、花岗岩、珍珠岩、辉绿岩、沸石等数十种。其中稀土具有储量大、配分全、价值高、易开采的特点;铁矿以品位高、低硫磷而著称;珍珠岩是华南地区的优质矿藏。水力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省用材林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75%,主产松、竹、杉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省级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以“森林生态、丹霞地貌、人文古迹”三大景观著称;粤东名胜南台山,双峰并峙,形如醒狮高踞,状似仰天卧佛,山下蕴藏丰富的偏硅酸盐优质矿泉水。温泉开发潜力大,距离县城14公里的热水温泉和南台温泉,是洗疗休养的理想胜地。

风土人情:平远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在长期手产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意识。人们以耕田为主业,禾分早晚两季。农忙时村人互帮互助,不计报酬。男人多外出谋生。理家与耕作由妇女担任。传统农具有犁耙、辘轴、脚头、铁扎、禾镰、荡耙、木制龙骨水车等.民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投资环境:平远人民勤劳务实,民风纯朴,社会治安良好。境内交通方便,公路距广州443公里、深圳413公里、汕头210公里,县城距梅县国际机场、梅州火车站、梅揭高速公路入口处40公里。国道206线跨越县内五个镇并绕县城而过,县至镇公路全面实现水泥硬底化。全县电话普及率达13%,数字通讯发展迅速,县内企事业单位在网上建立网页,进入政府网络工程。

经济发展:工业已形成以建材、电力、轻化、矿冶、机械、稀土、食品、木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300多种。农业已建成以生产优质米、脐橙、金柚、椪柑、李果、茶叶、西瓜、烤烟、花生、甜玉米、反季节蔬菜、生猪、甲鱼等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农贸、边贸流通活跃。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一批来自日本、美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前来投资设厂,生产经营涉及稀土、家私、建材、水电、种养等七大系列,外贸出口逐年增长。

旅游名片

■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

■粤东客家先民始祖地、客家先贤程旼故居

■中国丹霞地貌盆景、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第二届广东自驾游最优景点——五指石风景区

■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卧佛

■广东省级森林公园南台山石龙寨森林公园

■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

■广东省旅游特色村长田镇官仁村

■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

平远近况:

旅游特色

一方热土——两处丹霞——三边五指——南台卧佛

平远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5%,由此拥有难得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良,加之县内还有热水温泉分布,为适应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是粤东地区生态性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一方热土:正在全面建设的石龙寨综合开发区。两处丹霞:以五指石风景区为中心的北部片区,以南台山为中心的西南部片区。“丹霞”是平远县的独特地貌资源。三边五指:五指石风景区指向三省跨境旅游。南台卧佛:南台山“世界第一天然卧佛”。

赏茶花——观大佛——品脐橙——游五指——泡温泉

平远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五指石风景区,有“世界第一天然卧佛”之称的南台山省级森林公园景区,有热柘梅远温泉度假区,有龙文黄田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有广东省最大的脐橙原产地,有客家先贤程旼、北伐名将姚雨平、抗日英雄姚子青等名人故居及“广东抗战银行金库”等红色根据地。各类名胜景点十多处,形成一条别具特色的“赏茶花-观大佛-品脐橙-游五指-泡温泉”乡村生态休闲体验旅游热线。平远正在打响“名山”、“名人”、“名果”、“名花”等四大旅游品牌,全力发展休闲体验型生态旅游。

广东平远脐橙拼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8年12月1日下午,随着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博士代表吉尼斯世界纪录伦敦总部宣布:“广东平远县打破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由37.2525万个水果(其中脐橙34.92万只)组成的总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平远脐橙拼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广东首个水果拼图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是梅州市首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随后举行的拍卖会上,刚刚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水果拼图”以238万的高价被香港橙之乡果品代理商陈富荣拍走。

海内外嘉宾、乡贤,国家、省、市、境外近20家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平远中学师生、当地群众等一起见证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

据了解,由中共平远县委员会、平远县人民政府申报的广东橙乡脐橙拼图——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是平远县第四届脐橙旅游节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旨在将脐橙与“绿色现代农业”、“世界吉尼斯纪录”有机结合,让“跟脐橙有关的文化”成为亮点,从而推动平远脐橙登上世界吉尼斯舞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共有1480人参加广东橙乡脐橙拼图——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拼图面积2200平方米,拼图以脐橙为主,配以红苹果和柚子,其中80平方米的平远县花“勒杜鹃”和10平方米的“日期”用18172只红苹果拼成;135平方米的文字“广东脐橙之乡平远”用5153只柚子拼成;1995平方米的拼图背景则用349200只脐橙拼成。挑战活动从昨日上午8时开始,至11时51分结束,整幅水果拼图长60米、宽37米。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博士现场确认,总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平远脐橙拼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现场认证活动让她领略到了脐橙之乡的魅力和风采,挑战活动成功也给平远打造了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对推介宣传平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平远县城遭遇百年特大暴雨

2009-06-22 受2009年第3号台风“莲花”影响,平远县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大柘镇、热柘镇、石正镇、长田镇,自22日上午6时到14时,大柘镇县城降雨量达413.2毫米(超过百年一遇)、热柘镇120.3毫米、石正镇180.9毫米、长田镇135.7毫米。强降雨造成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受灾范围4个镇(大柘、长田、热柘、石正),因未及时离开被淹死2人,县城机关、学校、厂矿企业90%受浸;县城镇村房屋大部分受淹损失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3.5万亩,受灾人口6.5万人,转移人口0.65万人,被洪水围困1.2万人,倒塌房屋256间,损坏公路桥梁14座,损坏公路21公里,损坏高低压线路126杆长36公里,损坏山塘6宗;冲毁山塘5宗(西河村菜子坑、田兴村长坑里、丰光村鸡子坑、棉二村坑尾、西河村吊肩坑),下游都是农田,不影响房屋;损坏堤防2.1公里,陂头、圳道等毁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其中水利工程损失0.62亿元。

灾情发生后,平远县高度重视,迅速应对,县三防指挥部于当日8时45分启动防汛II级应急响应,并根据灾情变化于13时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并及时请求梅州市支援。平远县委县政府领导组织个工作组分五个片区转移群众及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据初步统计,至16时止,成功解救2050多人,转移6500多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