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桦皮,属于中药材植物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 落叶乔木。属于化学成分木材,含多量戊聚糖,萜类和甾醇的脂肪酸酯。尚有白花色甙反应。

目录

白桦皮基本信息白桦皮功能主治白桦皮药理作用白桦皮性味功能

白桦皮基本信息【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Bái Huà Pí

【别名】刻因托斯(维名)。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薄皮组成,易剥离,内皮橘黄色。枝条常下垂,红褐色,有光泽。叶互生,常2叶聚生一处,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7.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截形,边缘有重锯齿,无毛,侧脉6~8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序圆柱状,长1~3厘米,下垂;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下弯,比中裂片长;小坚果卵形,膜质翅较果宽2倍。

【生境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

【化学成份】木材含多量戊聚糖,萜类和甾醇的脂肪酸酯。尚有白花色甙反应。

白桦皮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

【用法用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内服:焙焦研末,0.5~1钱;或取皮内鲜汁饮。

【附方】

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痢疾:白桦皮三两,枣树皮一两,分别焙焦,共为细末。每次五分至一钱,一日三、四次。空腹开水冲服。

②治咳嗽气喘:春季将白桦树皮划开,取流出的汁液内服,每次20毫升,一日二次。

③治乳痈:白桦皮炒炭,研末,每次一钱,一日二次,黄酒送下。(功用主治以下出《新疆中草药手册》)

白桦皮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白桦树皮的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醚及酸性乙醇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豚鼠腹腔注射乙醇处理的白桦树皮水提取物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白桦树皮煎剂在试管内对肺炎双球菌、卡他奈瑟氏菌及甲型链球菌的某些菌株有抑制作用。桦木属植物的树皮发生腐脱的部分中含有某种成分对大鼠移植的肉瘤一45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方式与溶肉瘤素有所不同,二者有协同作用。白桦树皮水煎浓缩液经乙醇处理,再加浓氨水沉淀后之滤液,回收乙醇加水溶解部分,给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92.92克生药/千克。

白桦皮性味功能中药味苦,性平。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湿。

蒙药味苦,性平。止咳,祛痰,清热,解毒。[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