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畸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口畸形属先天性少见的面颌部畸形,男性多见,多为单侧,也有双侧者。严重者形成面横裂,一般裂隙可达颊部。 先天性第一、第二鳃弓发育畸形也常呈巨口症,同时可伴有下颌骨发育不良和小耳、耳屏、耳前赘生物、耳前瘘管等。

目录

大口畸形手术治疗手术分类一、麻醉方法二、手术方法

大口畸形也称口裂畸形或巨口症,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并1.2鳃弓发育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口角裂开。以单侧多见,裂隙可至颊部或嚼肌前缘。严重者可至下颌骨后缘或外耳道,还可伴有一侧的颌骨发育不良和外耳道畸形。患者由于口角位置异常,语言,进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与唇腭裂畸形一样,口裂也是愈早实行手术治疗效果愈好。早期手术,可使患者的吮吸、流涎功能得到恢复,改善口角畸形,还能够预防牙颌畸形。目前认为,在小儿生后3~6个月即可施行手术。

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营养发育好,身体健康的患儿,出生后3个月即可施行手术。

手术恢复时间:短,7天左右即可消肿

手术痛苦程度:小,几乎感觉不到痛苦

手术并发症:1.口角不自然:较常见,多见于直接缝合的患者。

2.口角不对称:主要与口角定位不准确有关。

手术分类1.直线缝合法:此法优点是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口角,缝合后的口内黏膜与口外皮肤切口不在同一平面上。

2.Z成形术:此法优点是可避免直线瘢痕挛缩牵拉口角。瘢痕较不明显,但Z形瓣不宜过大,否则面部增加瘢痕有碍外观. 大口畸形一般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第一或第二鳃弓发育障碍所致,是一种面横裂的表现,常伴有面部其它畸形。一、麻醉方法对幼儿可选择气管插管,实行全麻、氯胺酮分离麻醉。对学龄儿童可合作者,可选用眶下孔阻滞麻醉加局部麻醉。二、手术方法(一)定点首先要确定口角的正确位置。单侧面横裂的口角位置不难确定,以健侧口角作标准即可;双侧面横裂的口角位置,可以由口角裂隙向外侧画一水平线,再由患侧瞳孔向下画一垂直线,两线交点即为预成口角的位置。 (二)切开及缝合由口角裂的外侧端、黏膜和皮肤的交界处边缘切开,切口通过皮肤和肌肉层,但不要切透黏膜,以便缝合时将其翻转作为口腔黏膜。 对于裂隙较短的病人,切开后将黏膜、肌肉、皮肤直接相对缝合即可;对于裂隙较长的病人,则应在裂隙做两个附加切口,做对偶三角瓣移位交叉缝合。缝合时需注意将口轮匝肌严密缝合,这样可避免愈合后直线瘢痕挛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