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宇

1.画家(1

908.6.5-1970.11.21)又名吴显曾,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 幼年在家塾读书,1924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 。始随兄长吴镜汀学画山水,1926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经金城指点,师从徐燕孙,专攻人物,后任助教。三、四十年代曾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讲师,并执教于京华美术学校。解放后,1951年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理事,1958年任北京中国画院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六十年代初曾在河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和民族学院授课。
擅长工笔人物画 。兴趣广泛,爱好京剧和民间戏曲 。艺术上慕唐宋画风,又受民间壁画及民间戏曲艺术影响 。长于历史人物画 。1962年曾赴云南西双版纳写生,绘人物肖像和云南风光多幅 。《荀灌娘突围救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他传世作品有《画龙点睛》、《吹箫引凤》等 。所绘人物画编为《荣宝斋画谱》之29 。吴光宇是北京传统派人物仕女画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虽然师承徐燕孙,但取材较集中于脍炙人口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民神和婴戏,轻雅意,重俗赏;造型每善于取法戏曲人物的身姿动态,讲提炼,略夸张;师古除卷轴画之外,亦多借鉴民间壁画,富气势,有力量;衣纹在吴道子一派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南宋马夏和明代浙派的纵肆笔法,既矫健,又流畅;设色亦强化了补色对比和白粉泥金的作用,亦绚丽,亦明快;绘景则在其兄的影响下变工为写,颇觉潇洒随意,尤善在生纸作笔势迭宕、工中带写的重彩人物,创造了更为雄丽洒脱也更为刚健婀娜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荀灌娘救父》、《淝水之战》、《宝琴立雪》等。他亦善连环画,作品有《张羽煮海》等,晚年曾去西双版纳,所作山水小品亦有一定生活气息
2.《山东新闻》责任编辑

1997年7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7年到1999年,主要从事农业采访报道。1999年底调到编辑组任《山东新闻》责任编辑。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被评为省广电局新长征突击手。
2002年1月从省电台新闻部责任编辑岗位调到时政组工作,担任副组长、组长。在主持时政组日常大量新闻报道工作的同时,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组织策划、完成了省电台2002年至2007年省"两会"和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的报道工作,省八次、九次党代会的报道工作,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办公厅的书面表扬。
2003年4月、5月间,在防"非典"新闻宣传报道中,主动要求赴一线采访报道,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深入到定点医院采访医生、护士,直接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在高速公路检查点采访交警和防疫人员,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与列车乘务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防"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被省委、省政府荣记一等功,被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评为全省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到山东聊城、菏泽视察灾区,看望群众,随行采访,采制了新闻《总书记情系灾区人民》,获得了山东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到山东视察工作,随团采访,在温总理看望新时期产业工人代表许振超时,记者以敏锐视角,新颖的报道方式,采制了现场新闻《我也要向振超同志学习》,分获山东广播一等奖、山东新闻一等奖,并于同年参加2004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赛,获得最高奖:中国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
从2002年至2007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吴官正、罗干等到山东视察,在省委部署的一级接待任务中,全部随行采访,并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圆满完成了省委办公厅布置的录音、采访、整理资料等大量工作,受到了省委办公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另有《山东建筑业败走上海滩》、《代表王元成的心事》、《书记省长看望防治"非典" 一线医务人员和病人》、《总理过年到俺家》等作品获得省级新闻一等奖。
2006年12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科技厅授予2006年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记二等功。
作为时政组负责人,在工作中不断增添责任感、使命感,十分注意以实际行动维护省电台的良好形象,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全组的同志。针对时政组全组7名成员都是年轻记者的情况,该同志从新闻业务、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加强组内的建设,特别是在开展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中,积极开展符合组内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使每个记者都在活动中真正受到了教育,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全组记者的共同努力下,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从2001年到2006年,连续六年时政组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2007年,时政组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主要获奖作品如下:
《以民为本、顺应民心》 1998年山东新闻奖二等奖
《睁一只眼睛看黄河》 1999年山东广播奖一等奖
《农业知识产权谁来保护》 2000年山东新闻奖二等奖
《山东从这里走向世界》 2001年山东广播奖一等奖
《山东建筑业败走上海滩》 2002年山东广播奖一等奖
《书记省长看望"非典"一线医务人员和"非典"病人》
全省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优秀作品奖
《总书记情系灾区人民》 2004年山东广播奖一等奖
《"我也要向振超同志学习"》2004年山东广播奖一等奖
2004年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2004年度中国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
《总理过年到俺家》 2006年山东新闻一等奖
2007年9月6日
3、空军原副司令员

男,汉族,1940年12月生,江苏泗洪人,196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参加工作,空军第十二航空学校毕业,大专学历,空军中将军衔。1958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9月至1959年2月为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学员。1959年2月至1962年4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二航空学校1团学员。1962年4月至1980年2月任空军师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1980年2月至1983年5月任空军师长(其间:1982年3月至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高级班学习)。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任空四军军长。1985年8月至1990年1月任空军上海指挥所司令员。1990年1月至1993年1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其间:1991年4月至5月在国防大学党建轮训班学习)。1992年10月至2002年11月任候补中央委员。1993年1月至1994年10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济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994年10月至2003年7月任空军副司令员。2003年3月当选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是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