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危机
简介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集中反映。
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商品销售极端困难、商品价格下跌、商店纷纷倒闭等等。其实,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最初把它称为商业危机。他们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环中,商业危机愈来愈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象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已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吞噬了社会的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257页)
历史发展过程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在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1825年)出现以前,也曾出现过商业危机,但其主要特点是:它们还没有同社会生产进程直接联系起来,通常局限于流通领域,并且与国际贸易和投机买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致引起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震荡和混乱。可是,在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的条件成熟以后,特别是1825年英国发生第―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来,商业危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跟社会再生产周期变化的联系日益紧密,它们的规模和破坏力也相应地不断扩大。
参考资料〔参〕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料来源:《政治经济学辞典》许涤新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