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
简介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水产品。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鳖的全身均可入药,如鳖头可治脱肛、子宫下垂等;鳖甲养阴清热、平肝息风,可治痈泄痢等;鳖肉可治虚劳潮热、口眼歪斜等;鳖卵可补阴虚。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各地先后开展了鳖的人工繁殖。自90年代以来,由于鳖价大幅飚升,刺激了养鳖业的超常发展,1993年鳖产量仅4427吨,1994年产量一跃达到9360吨,增加1.2倍,至1997年即达4万余吨,5年增长了10倍。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
鳖的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周围是细腻的裙边,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肢各生五爪,爬行敏捷,从外形颜色观察,鳖通常背际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鳖的雌雄区别见下表(表5-1)。
(二)生活习性
鳖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鳖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鳖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鳖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三)食性
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蚯蚓、动物内脏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所以在饲养时一定要大小分类,切不可将不同规格的鳖混养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时食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
(四)生长
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鳖便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养鳖,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100克左右。为了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在人工养殖中常采用加温措施,打破鳖的冬眠习性,加快生长速度。
(五)繁殖习性
在自然温度条件下,鳖生长4~5龄时才可达到性成熟;水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一次交配,多次产卵。北方一年产卵2~3次,南方4~5次。5~8月为产卵期,6~7月为产卵高峰期。产卵时间一般在下半夜(0~6点),这与鳖喜欢安静的环境有关。鳖的产卵方式为掘洞产卵,产后用沙土埋上,因此在池周要设沙土质的产卵场。
人工繁殖(一)亲鳖选择
由于各地气温及培育方式的不同,鳖的成熟年龄也不相同。一般的成熟年龄,北方是5~6龄,长江流域是4~5龄,珠江流域是3~4龄。鳖性成熟后,雌雄也较易分辨,雌鳖尾部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选择亲鳖时搭配的比例一般雌雄为3∶1或4∶1。在选择亲鳖时应注意选择鳖体健壮丰满,雌体为1公斤,雄体为1.5公斤以上的,最好是野生鳖种,市场上出售带伤的不能入选。
(二)亲鳖培育
在放养亲鳖前,必须提早对亲鳖池进行检查,围墙有无破洞,产卵场的细沙是否柔软,并彻底放干池水,用生石灰全池消毒。放养量一般为300~400只/亩,最好在水温15~17℃时放养。为了提早鳖的产卵期,可在鳖池上架放塑料大棚提高水温,或在亲鳖池中直接加入热水(如发电厂的冷却水、温泉水等)。为了防止热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可采用热水管加温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兴建人工调温的工厂化亲鳖培育车间,可使产卵期提早2个月。
培育亲鳖的技术关键是要供给质优量足的饲料。鳖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以小鱼虾、蚯蚓、动物内脏、蝇蛆、螺蚌肉、鼠肉为食,也摄食一些瓜菜、麦粒等植物性食物。投饲量一般为亲鳖重量的15%~20%。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并便于掌握鳖的摄食情况,在池边搭建稍低于水面的带边框饲料台或将饲料串在铁丝上挂入水中。为了解决天然饲料的不足,各地都研制出一些鳖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基本配方与鳗鱼饲料相似,主要是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40%以上(一般为60%左右),以利于鳖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特别是在春季产卵前,应进行强化培育,增强亲鳖的体质,提高产卵率。亲鳖培育中要加强管理,捞除残渣,注意水质。如发现病鳖、死鳖,应及时捞出处理掉。
(三)产卵与孵化
鳖的产卵期为5~8月,具体产卵时间一般在半夜到天亮,平均每尾雌鳖年产卵50个左右(3~4窝)。卵产出8~30小时后,动物极(卵上的小白点)明显时才可收卵。收卵时间在每天早晨,挖出卵后将沙窝填平,以便雌鳖再产。区别鳖卵是否受精的方法是受精卵卵壳上有不透明、呈乳白色的小圆点。48小时后仍无小白点的为未受精卵,此卵要与受精卵分开放置,并及时除去。鳖卵孵化最好在恒温室进行,以保证孵化时的条件。
(1)温度沙土的温度保持在30℃,45天可孵出稚鳖。
(2)湿度25%左右,手握沙可成团,放手后松散。
(3)沙土厚度10~13厘米,在孵化期间3~5天洒水一次。盛卵的器具可用木盘或搪瓷盘均可,可用架式多层孵化装置,以充分利用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孵化的鳖卵,约经过36000温度。时积温(1.5~2个月),鳖就会出壳。快出壳时,将孵化箱悬置于大盆上,盆内放少量清水,底铺2厘米厚的细沙,稚鳖出壳后,即爬入水中。也可在判断鳖卵已成熟、将要出壳时,将卵直接放在盆中,注入清水淹没鳖卵,几分钟后鳖就可出壳。24小时后开食开口饲料,以猪肝打磨成浆,将稚鳖放入,30分钟后捞出,4天后即可转入正常的稚鳖培育阶段。同一组收的卵要编号记时间。
稚鳖培育稚鳖培育一般用较小的水泥地(面积为10~20平方米),底铺细沙,密度根据各地的水温及饵料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30~50只/平方米。稚鳖饵料的要求做到四个字——精、细、软、嫩,要易消化,如水蚤、丝蚯蚓,打磨成浆的肝脏、蛋黄、鱼肉等。5天后可掺配投喂含蛋白质较高的鳗鱼配合饲料,每天投喂量为鳖总体重的5%左右。
稚鳖期鳖体幼嫩,活动力不强,加之不久将进入越冬期,很容易在越冬期中大量死亡,因此是较难养的阶段。但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
1.稚鳖池的水必须3~5天更换一次,并清除剩饵残渣,保持水质清新。
夏季气温高,要做好防暑工作,水温在33℃以上时,应加深水位,并在池周加遮荫设备或放养浮萍遮荫,使稚鳖有安全感。
2.大小稚鳖要分池饲养。因鳖的繁殖期长,前期和后期孵化的鳖相隔几个月,大小不齐,影响摄食及生长,故前、中、后期孵出的稚鳖要依大小分池饲养。
3.为了提高越冬稚鳖的成活率,可以采用缩短产卵季节和孵化的经历时间的办法。增加当年鳖的养殖时间,使大部分稚鳖当年达到10克以上。为了使稚鳖在越冬期间继续生长,在气温降至15℃以下时,要将稚鳖移至室内(可利用养鳗池或家鱼孵化环道等),保持室温在25℃左右。
鳖种(幼鳖)培育当年底达到50克左右的稚鳖,经过加温越冬培育后,翌年5月可达到200克左右,即成为供成鳖养殖的鳖种,常温下则需3年。
幼鳖养殖池的面积一般为50~100平方米,水深40厘米,防逃墙高35厘米,放养数量为5~10只/平方米。池中需建休息台,约为池面积的1/10,在水面下0.1米处设饲料台,将破碎的螺蚌肉等投入。
养鳖场地选择和建造养鳖场地是进行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第一步,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的一步。养鳖场地的规模有大有小,可随着养鳖者的资金等来确定,可以是一口池塘,也可以是数十口池塘组成的养鳖场;可以是露天的,也可加盖塑料大棚或建造温室。不论场地大小,在选择时都应遵循下述原则:
1.养鳖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之处,避免受到惊吓,有利于鳖的生长。
2.养鳖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3.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的污染。河、湖、水库的水最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如使用已污染的水养鳖,必将前功尽弃。
4.鳖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的地方等,可利用其内赃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鳖,降低成本。在设计养鳖池时,应根据养殖对象(亲鳖、稚鳖、幼鳖、成鳖)的不同而分别设计。
1)亲鳖池
亲鳖池应建造在最僻静的地方。一般面积为1亩左右,水深1.5米上下。在向阳边的池埂上设置产卵场,上铺沙土。在产卵场周围最好有树或高秆作物遮荫。鳖是爬行动物,养鳖池周围都应具有围墙,即防逃墙。建造养鳖池防逃墙的一般要求是高出池埂50~80厘米,如同时兼有防盗功能,则要高达2米以上。墙顶端要向水面出檐15~25厘米。在围墙与水面之间的池埂,应留出空地,以便鳖的活动和繁殖。
2)稚鳖池
因稚鳖需保温,最好将稚鳖池修建在室内。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25~30平方米,水深0.5米,底铺5~10厘米厚的粉沙。也可利用家鱼的孵化环道,底铺粉沙。环道的进水管和出苗孔可用作进、排水管。
(3)幼鳖池
面积为150平方米左右,水深0.8米,底铺粉沙。也可利用家鱼亲鱼产卵池铺沙,池周加修30厘米高的防逃墙,进出水口均要加修防逃设施。
(4)成鳖池
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1.5~2米左右,可使用普通鱼池加修防逃墙即可。较大的成鳖池在池中央需修一小岛,供鳖晒背及活动。
(5)孵化和越冬设备
小规模养鳖一般可用盆等作鳖卵的孵化盆,越冬池可用家鱼的孵化环道代替,或将鳖移至塑料桶、盆等小容器内,底上铺沙放在室内越冬。较大规模的养鳖场可修建具有调温设备的温室。有温泉的地方可利用温泉养鳖,使水温终年保持在27~30℃,饲养18个月,即可培育出体重1.5公斤的商品鳖。
饲养(一)成鳖池
一般为露天长方形水泥地,面积100~400平方米,砖壁混凝土池底。池壁有防逃结构,T形,高80~100厘米,向内伸出檐15~20厘米。池深1.3米左右,水深0.9~1米,一边的饲料台,宽长为0.5米,高与水面相平,池底铺细沙,厚10~15厘米。(二)放养
要想在短时间内养成商品鳖,最好放大规格的鳖种。如在4月中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7~8只200克的幼鳖,饲养6个月,在秋冬出水时350克以上。
(三)饲养管理
鳖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鳖体重的2%~5%。在鳖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鳖摄食。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鳖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为了降低养鳖成本,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寻找解决饲料的途径:
(1)城镇附近养鳖,可利用屠宰场的动物内脏、罐头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2)渔区可利用水产加工厂的废鱼虾和内脏、死鱼虾等。
(3)靠近江河湖泊,可利用螺、蚌、蚬、蛤压碎投喂均可。
(4)用城市垃圾、瓜皮等废弃物可自己培养蚯蚓喂鳖。
根据各地养鳖的经验,一般用废鱼虾、内脏等养鳖的,6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鳖;鳗鱼饲料2公斤生产1公斤鳖。如饲养管理良好,一般饲养5个月(6~11月),可使鳖种的重量翻一番,如放养200克/只的鳖种,5个月可长至400克;100克/只的可长至200克。
防治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鳖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鳖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鳖病。随着我国“养鳖热”的兴起,鳖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目前发现的鳖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出血病
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鳖呆滞,摄食减少。
防治方法: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鳖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或用土霉素7.5克/100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二)毛霉病(白斑病)
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鳖甲、四肢、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鳖,死亡率很高。成鳖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鳖检查时,把整个鳖浸入清水中,鳖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
防治方法: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鳖体受伤。池中要建造晒台,使鳖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鳖后,用磺胺软膏涂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三)水霉病
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防治方法:
(1)病鳖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
(2)病鳖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
(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四)红脖子病
由病毒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
治疗方法:
(1)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鳖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
(2)土法免疫疫苗(同草鱼),用病鳖的肝、脾制成疫苗,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
(五)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
由鳖与池底或鳖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方法:
(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
(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
(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
(六)穿孔病
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
防治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
(2)用漂白粉药浴。
(七)鳃腺炎病
鳖全身浮肿,口鼻出血,肠内充满凝固血块。
防治方法:
(1)发现病鳖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
(2)池水用20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
(八)鳖寄生虫病
鳖体上可寄生蛭、螨、原生动物、吸虫、棘头虫等多种虫害,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肠穿孔等。
防治方法:体表寄生虫可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即可。
(九)饲料性疾病
由于鳖食用不洁饲料引起。鳖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裙边发硬、无光泽。
防治方法:不用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E。最好是使用鳗鱼饲料。
(十)水质恶化引起的病
由于水质恶化,引起鳖四肢、腹部明显出血、溃疡、红肿、裙边消失。
防治方法:将池水全部更换,10天左右会变好。
(十一)冬眠期的死亡
与细菌性疾病相同。
防治方法:冬季放鳖时对池子用10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消毒,放干水,日晒,改良池底泥沙。
(十二)鳖的敌害
蚂蚁、鼠、蛇、蛙、蟹、鸟兽等,均可对鳖卵及各阶段的鳖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加固池堤,经常堵塞漏洞和缝穴,产卵场四周撒适量农药,防治蚂蚁危害鳖卵。此外,可用加高围墙及饲养警犬来防止盗窃。
加温养殖技术因鳖有冬眠的习性,在露天常温下养殖生长缓慢,平均一年增重仅100克左右,要4~5年时间才能养成商品鳖,这与市场需求是很不适应的。因此,国外在70年代初就研究了室内加温养鳖新技术,约12~14个月就可养成商品鳖。我国各地近年来开展了工厂化养鳖,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养鳖,以及利用发电厂余热水养鳖等,取得较好的效益。
(一)鳖的受精卵加温孵化
鳖的受精卵加温孵化主要在鳖孵化期气温较低时应用,将室温控制在32℃±1℃,可使孵化期提前20天左右。在加温的同时,还应控制湿度在85%~90%。在夏季高温时可不加温。总之,要创造条件,使孵化温度保持在30~34℃之间,以及良好的湿度和通风条件,才能大幅度地提高鳖受精卵的孵化率。
(二)稚幼鳖的加温养殖
稚幼鳖的加温养殖可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鳖的成活率。加温养鳖池一般为室内水泥池,水深约40厘米,池底沙层10~20厘米,休息台(中间或边上均可)占鳖池面积约1/10,饵料台占1/10,同时要设防逃墙(T形)。供热方式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约能源。工厂余热水、地热温泉水可在调温后(30℃左右)直接入池。锅炉加温,于池中安装热水管道及散热片。在露天池上加盖塑料大棚保温。在稚幼鳖加温养殖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入室时间
一般在水温下降至25℃以下时入室。如能源较困难的地区,也可在气温降至20℃或15℃入室,各地可灵活掌握。一般在9月下旬入室,到翌年5月气温在25℃以上出室。
2.放养密度
根据水质及饵料质量而定。水质清新,饵料质量高,则可密放,100只/平方米左右;反之,则少放,50只/平方米左右。
3.温度控制
一般控制在28~30℃之间,在30±1℃时最为理想。
4.饲养管理
温室加温养殖由于水温高,鳖密度大,投饵量大,因此水质易变化,降低鳖的成活率。控制水质的方法有:
(1)少量多次投喂,不留残饵。
(2)设置增氧机及放养青萍,以增加水池中的氧气。
(3)定期排污水,15天左右彻底清洗鳖池一次,并用生石灰消毒池水。
(三)商品鳖的加温养殖
为了降低养鳖成本,节约能源,商品鳖的加温养殖主要方法是在鳖池上搭建塑料大棚,一般可比室外提高水温5℃。在有地热水资源的地方,如在塑料大棚内引进地热水,则更有利于鳖的生长。引用地下热水,架设钢架塑料大棚,控制室内水温在25~30℃。同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使4克左右的稚鳖经一年的饲养达到商品规格,比自然条件下养殖的鳖生长快3倍以上。但在开发地热资源时,一定首先对地热水及温泉的水质、水量、水温等经化验与测算后才能决定其是否可利用来养鳖及养殖规模的大小,切不可盲目上马。如果水中含有对鳖有害的盐分和硫、砷等物时,就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设法除去这些有害物质,方可使用。地热水的温度一般都较高,需要掺入河水、井水等,使水温降到30℃时才能做为养鳖用水。在有热电厂的地方,利用余热水加温,更能降低养殖成本。电厂余热水注入饲养池中,进排水方便,水源无污染,水质良好,成本低,效益高。据试验,鳖在水温30~32℃时摄食强度最高,生长最快。
因此在利用余热水时,应将水温始终调控在30~32℃。利用余热水养鳖一般是在室内建造水泥池或在原有的露天鳖池上架设塑料大棚,棚内安装暖气管道,引入工厂余热水(气)。为了给鳖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30±2℃),同时又要保持水质清新,必须每3~5天换水1/3~1/2,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改良水质,每月彻底换水一次。
混养技术
鳖鱼混养主要是指成鳖和亲鳖,稚、幼鳖池混养鱼类。鳖鱼混养对鳖、鱼互为有利,鳖可吃掉病鱼及死鱼,同时由于鳖的呼吸上下游动,可增加水中溶氧,而混养的鱼(主要是鲢、鳙鱼)又可充分利用残饵、浮游生物等,在收获鳖的同时获得鱼产品。根据各地的经验,鳖鱼混养的一般做法如下:
(一)池塘
基本同普通鱼池,可利用普通鱼池稍加改造。四周砌1~2米高的围墙,池边建沙洲以利亲鳖产卵。为了便于鳖爬上岸,应减小池塘坡度(约1∶3)。在产卵场一边要种上瓜果蔬菜等,以便为鳖遮荫。如池边无空地,也可在池塘中间建一滩岛,供鳖休息、觅食及产卵用。
(二)混养鱼的种类、规格
放养13~2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每亩约900尾,其中鲢占50%~69%,鳙占10%~15%,草鱼占20%,鲤鲫鱼占5%~10%。鳖放养规格为100克/只,数量为1~2只/平方米。规格小的可适当多放,反之少放。
(三)饲养管理
投喂新鲜的鱼虾、螺蚌、蚯蚓、加工肉类的副产品、蔬菜等,可混合切碎投喂在食台上,投饵量为鳖总体重的5%~10%,上下午各投一次,并要坚持每日巡塘,及早防治鱼病。
食用价值在中国很早以前的记载中就有“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鳖的营养价值受到世人公认,是水产品之珍品,高档酒宴之佳肴,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它不但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因鳖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不尽完全一致。据分析,每百克鲜鳖肉含:水分73-83克,蛋白质15.3-17.3克,脂肪0.1-3.5克,碳水化合物1.6-1.49克,灰分0.9-1克,镁3.9毫克,钙1-107毫克,铁1.4-4.3毫克,磷0.54-430毫克,维生素A13-2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037-0.047毫克,尼克酸3.7-7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热量288-744千焦耳。鳖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5.43%,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32.4%,是牛肉的6.54倍,罗非鱼的2.54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药用价值鳖浑身都是宝,鳖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名医别录》中称鳖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可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疼,久病泄泻,小儿惊痫,妇女闭经、难产等症。《日用本草》认为,鳖血外敷能治面神经,可除中风口渴,虚劳潮热,并可治疗骨结核。鳖血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碘和维生素D等成份,可滋补潜阳、补血、消肿、平肝火,能治疗肝硬化和肝脾肿大,治疗闭经、经漏和小儿尺癫等症。鳖胆可治痔漏。鳖卵可治久痢。鳖头焙干研末,黄酒冲服,可治脱肛。鳖的脂肪可滋阴养阳,治疗白发。现代科学认为,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以下人群不宜食用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因素,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而甲鱼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血浆浓度升高,诱发肝昏迷。
肠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应慎吃。尤其是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失眠、孕妇及产后泄泻也不宜食用。
食疗价值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中华鳖又称鳖、团鱼、圆鱼、甲鱼。分布于我国东北至海南岛,以及湖北、安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湖泊、河、溏。获得后,砍去鳖头致死,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砍去鳖头后,将鳖身入沸水内煮1~2小时,至甲上硬皮脱落时,取出,剥下背甲及肠杂后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补肝肾,凉血。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肝肾阴虚,劳热骨蒸,或虚劳咳嗽;冲任虚损,崩漏失血;久疟不止等。
[用法]蒸食,或炖汤等。
[附方]
1,杞地鳖肉汤:鳖1只,枸杞子、山药各30g,女贞子、熟地黄各15g。加水适量,水火炖至鳖熟透为止,去药或仅去女贞子,饮汤食肉。
本方用枸杞子、女贞子、熟地黄大补肝肾,用山药益脾补肾;与鳖肉并用,其功尤著。用于肝肾虚损,腰脚酸软,头晕眼花,遗精等。
2,二母团鱼汤:鳖1只,知母、贝母、银柴胡、甜杏仁各15g。加水适量,同煎煮至肉熟。食肉饮汤。也可加食盐少许调味。另将余药焙研为末,以鳖的骨、甲煎汤,取汁合丸服。
据《奇效方》团鱼丸。本方用鳖肉滋阴而清虚热,配知母、银柴胡专于清退虚热,贝母、甜杏仁润肺止咳。用于肺肾阴虚,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咳嗽,咽干,或肺结核患者而属阴虚发热者。
3,团鱼炖汤:鳖1只,猪脂60g。加水适量,小火炖至烂熟,入食盐少许食。
源于《贵州中医验方》。《本草备要》记载本品能治疟。本方亦用以治久疟不愈。大抵取其补肝益血,扶正祛邪之功。
《食疗本草》说:“妇人漏下五色,羸瘦,宜常食之。”亦可采用此法。
【别名】甲鱼、团鱼、王八、元鱼、水鱼。
【功效】鳖肉具有滋阴壮阳、去湿解毒、益肝润沛、益阴补血的功效
宜:体质衰弱,肝肾阴虚,骨蒸劳热,营养不良者宜食;肺结核及肺外结核低烧不退者宜食;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糖尿病,以及肾炎水肿者宜食;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宜食;干燥综合症患者宜食;高脂血,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宜食;低蛋白血症患者宜食;脚气病患者宜食。
忌:甲鱼滋腻,久食败胃伤中,导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孕妇或产后虚寒,脾胃虚弱腹泻者忌食;慢性肠炎,慢性痢病,慢性腹泻便池者忌食。
【宜忌】宜:体质衰弱,肝肾阴虚,骨蒸劳热,营养不良者宜食;肺结核及肺外结核低烧不退者宜食;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糖尿病,以及肾炎水肿者宜食;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宜食;干燥综合症患者宜食;高脂血,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宜食;低蛋白血症患者宜食;脚气病患者宜食。
忌:甲鱼滋腻,久食败胃伤中,导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孕妇或产后虚寒,脾胃虚弱腹泻者忌食;慢性肠炎,慢性痢病,慢性腹泻便池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