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月·瓶梅
作品原文海棠月·瓶梅
重檐淡月浑如水,浸寒香②、一片小窗里。双鱼冻合③,似曾伴、个人无寐。横眸处、索笑而今己矣。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④疑飞坠。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1]
作品注释①瓶梅:插在瓶中的梅花,以供观赏。
②寒香:形容梅花的香气。唐罗隐《梅花》:“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③双鱼冻合:谓房中的双鱼洗已结冰。双鱼,双鱼洗,镌刻有双鱼形象的洗手器。冻合。犹言冰封。宋张元干《夜游宫》:“半吐寒梅未诉,双鱼洗,冰渐初结。”杨慎注:“双鱼洗,盥手之器。”宋苏轼《雪诗》之一:“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④疏影:指梅花稀疏的花影。参见《眼儿媚·咏梅》注⑥。[1]
作品赏析诗人的眼里总是无物无情的,故而眼前的瓶中梅花便成为感发诗人的媒介,借瓶梅而抒刻骨的相思,抒发“而今已矣”的伤逝之情。诗人将眼前景与对往事的追忆交错刻画,如此结构全篇,更增加了凄凉的氛围,朦胧的境界和伤感的情调。[1]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