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钢
艺术家黄钢

艺术家1958年出生于青岛市。现任城阳区交通局副局长。1971年入原崂山县吕剧团任乐队演奏员、作曲、指挥。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曾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论支声复调技法在吕剧重唱、合唱曲写作中的运用》、《吕剧曲牌类唱腔的结构体制改革》《戏曲打击乐发展史浅论》等二十余篇,其中《论燕乐音阶征调式的五声结构形态》获山东省首届优秀音乐论文评奖最高奖,《山东“柳腔”悲调音阶的测音研究及其律制》获山东省第三届优秀艺术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主要作品有小提琴独奏曲《山里人》、管弦乐《水之吟》(86年获山东艺术学院创作比赛一等奖)、二胡协奏曲《边陲怀古》(88年获山东艺术学院创作比赛一等奖)、舞蹈音乐《怒涛》、《浪花》(95年获青岛市新剧(节)目创作比赛二等奖)、交响序曲《山海印象》等。吕剧音乐作品:《孟姜女》、《借闺女》、《春草闯堂》、《九件衣》、《包公赔情》等。

作家黄钢(1917.5.1—)

湖北武昌人。1938年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9年发表了第一篇报告文学《两个除夕》,不久又发表了《开麦拉前的汪精卫》,揭露汪精卫的卖国嘴脸,引起社会重视。从此主要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后随“鲁艺”战地文艺工作团赴晋东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回延安,1942年发表了记述抗战初期陈赓率三五八旅转战于太行山的报告文学《雨——陈赓的兵团是怎样战的》,1942年起,先后担任《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科长。

建国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工作。196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国际部评论员。这时期写了大量的文艺性政论。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

[著作书目]

指挥员在那里(话剧)1950,新华书店

他们是胜利者(短篇小说)1951,上海劳动出版社

团结起来到明天(电影剧本)1952,中华

在电影工作岗位上(文艺评论集)1952,新文艺

电影批评与创作问题(文艺评论集)1954,新文艺

亚洲的新纪元(文艺政论)1955,作家

伟大的变化(文艺政论集)1956,作家

革命母亲夏娘娘(长篇小说)1957,工人

这就是美国的缩影(文艺政论集)与谭洁合著,1958,群众

美国总统输了(文艺政论集)1962,群众

李信子姑娘(特写集)1963,作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