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样砚
圭者,《说文》释"瑞玉也,上圜下方",是一种扁长方形顶部或圆或尖,商周时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所用的玉制礼器。宋代琢砚艺人仿而效之创为圭样砚,整方砚形琢制如圭,或砚内墨堂墨池琢制如圭,是宋砚最早的式样之一。五代末北宋初我国最早的文房四宝学者苏易简,在其《文房四谱》中首次述及圭样砚:"(砚)制毕,有……上圆下方,如圭如壁者。"其后北南宋之间,我国第一部端砚专著《端溪砚谱》和第一部歙砚专著《歙州砚谱》。在砚的式样中均载有"圭样"。自此朝历代,各种材质的圭样砚皆有制作,在端砚之乡至今仍是琢砚艺人保留的传统砚式。
但考古出土和传世的宋代圭样砚并不多见,端石琢制的更少。著名的《西清砚谱》所载,实物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端?quot;宋宣和八卦十二辰砚",其墨池作圭首式与墨堂构成完整的圭状,应视为圭样砚。然端石宋圭砚在此洋洋巨著中,亦仅此一方。遗存虽然有限,作为宋砚始创的一种形制纹样,却充分表现出宋砚为我国琢砚艺术的高峰,被鉴赏界誉为"周鼎宋砚"。且不说名谱名家所藏,就如附图中这一方散落端州民间的端石宋圭砚,长23厘米,上宽13.5厘米,下宽16厘米,厚2.7厘米。它艺术化的将下方修作椭圆,保持上敛下丰的圭状作砚形,顶部隆起势尖而亦圆,构成了以整方砚的外形为圭样,古朴而雅致。砚内墨池深凹而作大幅度的圭首式,其下墨堂虽无线刻与之连接,但虚实结合,观赏者一瞥之间即能浮现完美的圭样,优美而曼妙。在此内外两圭的中间部位,琢砚艺人又巧思独运,于砚腰至砚首两侧往外斜削,于砚额两侧也同样巧妙斜削,使保留的砚边平面赫然又呈现出棱角分明、顶部尖锐的圭样,沉雄犷悍,潜形俊丽。如此三个形神不同的圭样集于一砚之中,互相辉映又互相掩藏,互相涵纳又互相衬托,极富魅力与特色。表现出当时端砚艺人较高的艺术素养,又表现出宋砚线条简朴、构图精练、实用与欣赏并重的典型的时代风格。千载之下,令人思古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