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生态
图书信息
作者:眭达明著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页数:307
字数:319000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35445100
包装:平装
定价:29.80
编辑推荐这本书其实是由三本书浓缩而成的。一是《幕府人生》,就是本书第一辑里的文章;二是《秘书职场》,就是本书第二辑里的文章;三是《秘海浮沉》,就是本书第三辑里的文章。
这本书的正文部分虽由三方面文章组成,但决不是东拼西凑搞“拉郎配”,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这从前面提到的三个书名就可知道:它们本来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都属于“秘书史话”系列。
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微观而集中地审视了中国古代以笔为生的读书人的人生棋局,他们的成败与得失,气节与无行,高傲与卑微,力量与软弱,得意与无奈。令人读来,或喟叹,或会心,或茫然,或沉思。可以当人生镜子严肃地看,也可以当历史故事好玩地读。
本书作者眭达明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秘书史研究专家,其文笔有趣而见解不俗,博采史料而人多不知,语言严谨而不显枯燥,是一部好读且有用的书。在光怪陆离之现代社会,其所叙故事虽显得久远,也不花哨、时尚,但至少不是「愚乐」和「戏说」的。
这样一本认真写成的关于中国两千年读书人心路历程的书,是值得当代中国读书人认真翻翻的。
作者简介眭达明 曾用禾青、谷黄、云平等笔名,学者、作家。已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上千篇,约300万字。著述有:《中国历代秘书工作》、《文牍趣话》、《禾青谷黄》、《中华秘书全书·秘书人物卷》、《秘书政治》、《秘书生活》、《秘书生态》等。
目录前言
第一辑 人仕、成长和成才
为许从戎赴朔边
天生我才必有用
早去基层早发展
人生如此自可乐
“诗圣”不是好幕僚
虚负凌云万丈才
捉刀代笔诚不易
一生真伪复谁知
蹩脚参谋薛文遇
万世罪人桑维翰
这段经历非寻常
好马也吃回头草
翰林如何变“绿林”
书摘《庸盒笔记》是“曾门四弟子”之一、曾长期在曾国藩幕府工作的薛福成的名著,他的这一记载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为许多文章和书籍所引用。曾国藩考察历练人才的方法确实非常独特。据说,后来担任第一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曾与另外两人一道慕名拜访曾国藩,如约而至后,曾国藩却故意避而不见。时间一久,两个同伴很不耐烦,唯独刘铭传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这些都让曾国藩了解得一清二楚,刘铭传因此得到曾国藩的推荐。从这件小事也可看出,曾国藩在考察历练人才方面确实与众不同,很有一套。
二
李鸿章受到曾国藩的“敲打”,自然并非这一次。《清稗类钞.幕僚类》记载的另一件事也十分有趣。
李鸿章虽然能干,但身上的毛病确有不少,落拓不羁、自由散漫便是其中之一。曾国藩的日常起居和工作习惯颇有规律,一直秉承着早睡、早起、早吃饭、早做事的原则,历来都是黎明即起,查营完毕即吩咐伙房开饭。他不仅自己长期这样坚持,而且要求幕僚们必须与他步调一致。湘军军营惯例是天亮即吃早饭,李鸿章却有睡懒觉的毛病,日上三竿才肯起床,初来湘营的他,对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不适应,宁愿不吃早饭也想多睡一会儿。有一天,他便以头痛为名,赖在床上不起来。哪想到曾国藩非常看重这顿早饭,只要有一人不按时起床,他就不开饭。他想利用共进早餐时间与幕僚们谈经论史,商量工作,既可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增进相互了解,融洽同事感情,当然更重要的是借此培养团队的严明纪律和整体观念。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懒散作风早就看在眼里,这回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接连派了好几批人员去催李鸿章起床,非要李鸿章起来吃饭不可。李鸿章见势不妙,只得披衣而起,踉踉跄跄赶到饭厅。吃饭时,曾国藩一直板着脸,不说一个字,放下筷子后,才严肃地教训李鸿章:“少荃,你既然进了我的幕府,有一言就不能不讲:我这里所推崇的,惟有一个‘诚’字而已!”说完,也不等李鸿章答话,扭头就走。李鸿章僵在那里,好久才回过神来。
曾国藩对李鸿章这番批评,既整治了他的自由散漫习气,又敲打了他“不诚实”的缺点,可以说是既有纪律约束,又有道德说教,真是话虽不多却语重心长,言虽不重却芒刺在背。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李鸿章哪里感受不到其中的深意呢?从此以后,李鸿章对自己严格要求,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工作规律和生活习惯。
多年后,李鸿章回忆往事时,还充满深情地说:“我曾经在好几位高官的幕府做过幕僚,然而都茫无头绪,自从进了老师的幕府,才真正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搞清了努力前进的方向,确实获益匪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