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无悔
图书信息
作者:徐孔 著
出 版 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版次:1页数:272
字数:200000
开本:16开
I S B N:9787501193509
包装:平装
定价:29.80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少见的,正面、直接描述建国初期和“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一位被“双开”的知识分子老“右派”苦难人生经历的纪实作品,弥足珍贵,值得一读。
作者徐孔在书中细致、凝重地讲述了自己和周围的人在反右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的经历,以当事人的视角原汁原味地重现了当年的动荡、浩劫和压制的气氛。
作者简介徐孔,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参军入伍,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新华社战地记者、北京军区文化部干事。1956年,徐孔同志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同志仗义执言,自己却遭受审查。他刚正不阿,迫使错误对待同志的上级当众检讨,1958年竟被打为“极右分子”,开除党籍,开除军籍,劳动教养。“文化大革命”中又被遣送农村劳动,遭受了长达20年的不公正对待。期间,徐孔在劳改农场、探亲途中、东北乡村,以不同的身份,体味了特殊年代的滋味。1979年后,徐孔担任过《中国农民报》、《中国食品报》领导职位,1988年离休。1991年后,徐孔参与创办《炎黄春秋》杂志,一直担任副社长、总经理等职务,长期负责《炎黄春秋》杂志的编辑和终审工作。
目录一 风暴来临之前
二 直言激怒当权领导
三 我成了肃反的审查重点
四 半年的隔离生活
五 一句话的小组会
六 回国后埋头写小说
七 反右的利剑悬到头上
八 不得不“低头认罪”
九 祸不单行,亲人连遭不幸
十 进入劳教农场
十一 文艺组的生活
十二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中
十三 右派分子当了人民教师
十四 慈母的眼泪
十五 女儿相见不相识
书摘一 风暴来临之前
1955年7月中旬,我从朝鲜回国休假。
这是朝鲜停战后,我第二次回国休假。
第一次是1953年10月,朝鲜停战不久,我的工作有所变动。战争期间,我是志愿军二十兵团(朝鲜东线)新华社记者组的前线记者。我这个记者是双重身份:业务上由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领导,编制却属于二十兵团。停战后,兵团领导认为报道的任务少了,决定让我改做编辑工作。兵团政治部办了个机关刊物《工作通讯》,需要加强编辑力量。接手新工作之前,允许我回国看看,假期很短,只有半个月。我连东北老家也没回,从朝鲜直接回到北京,住在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老同学黎白的家里。我想利用短暂的假期和老同学商量一下写作计划。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太深,很多人和事,一想起来就激动不已,无法忘怀,我很想写一部长篇小说。黎白给我腾出一间房,我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拟了一个写作大纲,又向黎白和另外一个同学——在作家协会工作的李兴华谈了我准备写的几个大的战役、主要矛盾发展脉络和主要人物。他们认为大体可以,反正一部长篇小说,很难按原计划写到底,随着矛盾的发展,人物和情节都会有新的变化,先动笔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