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药焊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涂药焊条焊接的现代化工业设备ДС250.33是现代焊接工艺的最新成就。ДС250.33设备适用于在车间和野外条件下作业,使用固定电源和独立发电机。ДС250.33设备重量和尺寸均较小,低能耗,焊接工艺性能极好。ДС250.33操作简便,可以以数字形式给出所有的焊接参数。

历史自从20世纪初涂药焊条发明至今一百年来,焊接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方法,很难找出另一种发展如此之快,并在应用规模和多样化方面能与焊接相比的工艺,以至于当代许多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必须采用焊接才能解决,例如:造船、铁路、汽车、航空、航天、桥梁、锅炉、大型厂房和高层建筑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支持。如果焊接没有发明的话,许多结构甚至坦率的说整个工业是不会产生的。毋庸置疑,目前在工程生产上,焊接是最主要的连接方法,焊接结构的重量已占钢铁总产量的50%以上,工业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已经接近70%。然而焊接结构经常不断发生断裂事故,其中90%为疲劳失效。

疲劳破坏一直被认为是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的一种主要的破坏形式,自钢质海船诞生至今,因结构中疲劳裂纹的生成、扩展,最后导致船舶破坏的事例屡有报道。美国海岸警卫队船舶结构委员会(Ship Structure Committee, U.S.Coast Guard)曾组织力量对六种不同类型的77艘民用船舶及9艘军舰中六十多万个结构细部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约九分之一的破坏与疲劳有关。历史上海洋平台的几次重大事故,如1965年日本为美国建造的Sedco型半潜式平台在交货途中破损沉没,造成13人死亡;1980年Alexan—derKeyland号半潜式平台在北海翻沉,使一百余人葬身海底,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结构的疲劳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样,疲劳失效也频繁发生在铁路公路桥梁和发电站的管道上。在五六十年代,欧洲公路网得到高速发展,当时大多采用焊接技术建造钢桥,由于那时对公路桥梁疲劳认识不足,在规范中没有规定进行抗疲劳设计,出现了许多设计不合理的焊接接头,在今天日益繁忙和加重的交通运输载荷下,加快了疲劳损伤过程,许多焊接钢桥出现了疲劳裂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