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样角化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拼音biǎn píng tái xiǎn yàng jiǎo huà bìng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

疾病概述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最初由Lumpkin及Helwing在1966年首先描述,命名为单发性扁平苔藓;同年,Shapirs及Ackerman也作了报告,命名为单发性扁平苔藓样角化病;1979年Sott等称之谓苔藓样良性角化病;1975年Mehregan证实老年雀斑样痣(日光雀斑样痣)可演变为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面部和四肢等暴露部位,常为单发的0.5~1.5cm直径大小的暗紫褐色肥厚性丘疹或小斑块,不侵犯粘膜。

疾病描述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最初由Lumpkin及Helwing在1966年首先描述,命名为单发性扁平苔藓;同年,Shapirs及Ackerman也作了报告,命名为单发性扁平苔藓样角化病;1979年Sott等称之谓苔藓样良性角化病;1975年Mehregan证实老年雀斑样痣(日光雀斑样痣)可演变为本病。

症状体征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面部和四肢等暴露部位,常为单发的0.5~1.5cm直径大小的暗紫褐色肥厚性丘疹或小斑块,不侵犯粘膜。

病理生理表皮角化过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嵴延长,基底层黑素增加,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可见弹性纤维变性,有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诊断检查根据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面及四肢等暴露部位,皮损单一,不侵犯粘膜以及组织病理上表现有扁平苔藓样兼老年雀斑样痣样改变等可以诊断。需与扁平苔藓及脂溢性角化病相鉴别。

治疗方案(1)外用2.5%~5%5-氟尿嘧啶霜有效。

(2)必要时可作手术切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