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豆雁

Anser fabalis Latham

别名大雁、麦鹅,英文名 Bean goose

分布于我国新疆、陕西、内蒙古、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一带。国外见于中亚、北欧及冰岛等地区。

体重2600-3400克,体长640-750毫米。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腰黑褐色;尾上部分覆羽白色下体污白色。嘴黑色,先端有一黄斑。 与Pink-footed Goose类似但脚为橘黄色。飞行中较其他灰色雁类色暗而颈长。上下翼无Pink-footed 或灰雁的浅灰色调。 虹膜-暗棕;嘴-橘黄、黄色及黑色;脚-橘黄色。

通常多成群活动于河川、湖泊和沼泽,也常到水稻田、沟渠及低洼草滩觅食。每天觅食的往返路线较固定。主要觅吃遗留在田间的马铃薯及谷物,也食野草根茎等。5-6月繁殖,筑巢于干燥地面的凹处,以干草、地衣、苔藓和麦叶等构成,巢内垫以大量自脱的绒羽。每窝产卵6枚左右,呈象牙白色。由雌鸟孵化,雄鸟在旁守候和警戒。秋季开始向南迁飞,飞时雁群排成"人"或 "一"字形。

叫声:较深沉的似hank-hank的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洲及亚洲泰加林,在温带地区越冬。

分布状况:相当常见的冬候鸟。亚种rossicus及johanseni冬季分布在新疆西部喀什地区及陕西;serrirostris及sibiricus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部及北部,冬季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省份、海南及台湾。香港有不定期迷鸟。

四体大肉多,过去常作为狩猎禽。现应强调物种和资源的保护,勿可乱捕滥猎。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