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纹腹小鸮
【学名】:Athene noctus
【分类】:鸟纲、鸮形目、鸱鸮科、小鸮属
【特征】:
纵纹腹小鸮体长20一26厘米。面盘和领翎不明显,也没有耳簇羽。上体为沙褐色或灰褐色,并散布有白色的斑点。下体为棕白色而有褐色纵纹,腹部的中央到肛周以及覆腿羽均为白色,跗跖和趾则均被有棕白色羽毛。虹膜黄色,嘴黄绿色,爪黑褐色。
【分布】:
纵纹腹小鸮在国外分布于欧洲、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和中部、俄罗斯、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锡金、不丹、蒙古和朝鲜等地。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广西、贵州、陕西、宁夏等地。
【习性】:
纵纹腹小鸮在各地均为留鸟,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灌丛和平原森林地带,也出现在农田、荒漠和村庄附近的树林中。主要在白天活动,常在大树顶端和电线杆上休息。飞行迅速,主要通过等待和快速追击来捕猎食物。叫声多变,主要是一种哀婉的声音,在短暂的间歇中不断反复,此外还常有一种尖叫声。食物主要是鼠类和鞘翅目昆虫,也吃小鸟、蜥蜴、蛙等小型动物。在追捕猎物的时候,不仅同其他猛禽一样从空中袭击,而且还会利用一双善于奔跑的双腿去追击。
【繁殖】:
繁殖期为5—7月。雄鸟和雌鸟在黄昏和拂晓时的鸣声增多,活动增强,相互追逐、嬉戏。雄鸟用伸颈耸羽,左右摆动等方式来炫耀雌鸟。通常营巢于悬崖的缝隙、岩洞、废弃建筑物的洞穴等处,有时也在树洞或自己挖掘的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2—8枚,通常为3—5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8一29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双目紧闭,勉强抬头,侧身横躺,全身具有黄白色的绒羽,头大、颈细,嘴峰为肉青色,需要亲鸟喂养45—50天才能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