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处摄神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细处摄神法,是指文章作品中通过对细小的动作、情节、痕迹、景物等的真实描绘,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描绘环境,以取得“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艺术效果的写作方法。运用细处摄神法作文,往往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编织出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描绘出真实典型的环境,开掘出深刻博大的主题,使文章作品闪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光辉。

运用细处摄神法必须做到:细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艺术性、思想性。

例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写葛朗台要抢太太的梳妆匣时,“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女儿要和他拼命时,他就与太太、女儿讲和。“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摔在床上。”接着,“把钱拈着玩”。当女儿叫他把钱收起来,说“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时,他立即“把金路易装到袋子里”。

文末写给临终的葛朗台做法事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给他亲吻十字架上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文章通过以上人物的几个细小动作和几笔传神的描写,将一毛不拔、爱钱如命的守财奴的性格、神态、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力地表现了葛朗台极端贪婪、吝啬的性格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