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

化学家化学家。广东新会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曾任广东省工业试验所技佐。后在广东光华火油厂、永福化工厂从事技术工作。建国后,历任大连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副研究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从事煤及焦油高压加氢制取液体燃料、丙烯双聚、裂解法合成橡胶单体异戊二烯。并用造反性催化还原法消除硝酸厂尾气中氮氧化物,用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硫,解决了工厂排气污染问题。开发新型Pentasil沸石催化剂及择形催化过程,为制取乙、丙烯烃开辟了通过合成气或甲醇的非石油原料路线。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指挥家陈国权,(1937- )客家人,祖籍广西陆川,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曾任湖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一九六一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 专著有《歌曲写作教程》、《合唱指挥基础》、《通俗音乐欣赏》等。代表论著有《论印象结构—德彪西的曲式思维与结构形态》、《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等。主要作品有:小提琴曲《送行》、《狂想曲》,小提琴与管弦乐《青春之诗》,筝曲《清江放排》以及在全国有影响的合唱作品《东方之珠》、《龙船调》、《三套车》、《秋日的私语》《、夜半歌声》等。现任武汉音乐学院合唱团,交响乐团指挥,并任武汉星海合唱团,武汉教师合唱团,武汉歌舞剧院武汉之声合唱团首席指挥,曾应邀担任珠海教师合唱团,湖南音乐家协会合唱团,海南省公务员合唱团,海南女子爱乐合唱团,武汉广播电视少儿合唱团等团体指挥,率团赴奥地利、加拿大、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以及台湾等地演出。 1985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1992年他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家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