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定 义“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资本论》第1卷,第707页)。

错 误这条规律有一处错误即“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在法文版中改为“他们的贫困同劳动折磨成正比”,仍然没表述清楚。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这处错误视而不见,见而不解。恩格斯的《<资本论>第一卷书评》、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南开辞书《<资本论>辞典》等权威著作,都把这一规律错误地理解为“无产阶级的贫困同无产阶级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剖 析这条规律中有三个人物:产业后备军、现役劳动军、资产阶级。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样。产业后备军越多,越贫困,施加给现役劳动军的就业压力越大,迫使他们过度劳动,劳动折磨越深,并接受最低工资,资产阶级越得利。资产阶级借产业后备军敲现役劳动军的竹杠。

修 订因此,对这条规律要作如下修订:产业后备军同现役劳动军相比,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1]这一规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