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李原,山东平原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曾任华北《人民日报》编辑。建国后,历任《云南日报》副总编辑,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鹤庆县委书记,云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文山地委书记,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云南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昆明市委第一书记,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市第七届政协副主席、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十三大代表。

2四川大学教授李原,男,生于1962年12月17日,汉、中共党员。

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留校工作。

1992年,赴日留学,获文学修士学位。

1997年,回国,任四川大学旅游学院饭店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饭店管理、城市旅游、旅游文化、旅游规划

社会兼职

国家级星评检查员、中国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旅游协会常务理事、酒店分会副会长、四川省星评检查员、四川省A级景区评定员、四川省自学考试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标准化协会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生活在日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现代饭店管理原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3、《旅游星级饭店设计与建设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2月

论文

1、《西部开发与旅游精品》,《西部旅游》2000年2期

2、《带薪度假让你真正乐起来》,《西部旅游》2000年4期

3、《解放思想,树立西部旅游一体化开发观念》,《实现新的跨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西部旅游呼唤一体化开发》,《中国旅游报》2000年11月17日

5、《川菜》,《文史知识》2001年7期

6、《蜀锦》,《文史知识》2001年7期

7、《试论饭店收益管理》,《经济与生活》2001年4期

8、《四川省星级饭店评定规范化的创新》,《中国旅游报》2004年10月13日

9、《主题酒店的定义及基本规定性》,《中国旅游报》2004年12月8日

10、《主题酒店应运而生》,《中国旅游报》2004年12月15日

11、《饭店的舒适度》,《饭店现代化》2004年12期

12、《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战略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6期

13、《怎样理解酒店“舒适度”》,《中外酒店》2004年8月

14、《创建主题饭店的途径与方法》,《大酒店》2004年9月

15、《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饭店现代化》2005年2期

16、《主题酒店设计管理规范》,《大酒店》2005年4-5月号

17、《饭店客史档案的管理与应用《,《四川档案》2005年3期

18、《主题酒店的起源与概念》,《大酒店》2005年2-3月号

19、《关于主题酒店的几点思考》,《理论月刊》2005年4期

20、《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再认识》,《中外酒店》2005年2期

21、《关于开发成都市城市旅游的设想》,《成都经济发展》2005年2期

22、《关于饭店职业经理人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外酒店》2006年1月

23、《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第11章“森林游憩业”,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7

主要旅游、饭店规划成果

1、《凉山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2、《江油市旅游营销规划》2001年

3、《长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

4、《理县毕棚沟旅游营销规划》2001年

5、《汶川县西羌第一村旅游开发规划》2001年

6、《长宁县旅游营销规划》2002年

7、《长宁县旅游招商引资策划》2002年

8、《马尔康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

9、《江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年

10、《普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

11、《黑龙滩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年

12、《乐山金嘉州宾馆战略发展规划》2004年

13、《攀枝花宾馆主题文化设计方案》2004年

14、《四川省星级饭店发展战略规划》2005年

15、《成都合江厅翰文酒店文化设计方案》2005年

16、参与120余家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参与、指导、咨询饭店设计方案200余家。

获奖情况

国际主题酒店理论贡献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四川省旅游协会优秀论文奖、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等。

3、李原:1982年12月11日生,幼敏好学,性善知乐。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于中国经营报社期刊中心就职,任编辑记者。

4

(?—1471)明代荆襄流民起义首领。别号李胡子,河南新郑人。成化元年(1465年)从刘通起义。次年刘通牺牲,起义军失败。他和王彪、小王洪等脱险后,仍在南漳、内乡、房县等地活动。成化六年再度起义,称太平王。次年在竹山(今属湖北)战败,被俘牺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