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午时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术名称:细叶金午时花别名:尖叶四米草、黄花稔、柑仔蜜、蛇总管、白索子、茶索仔草、披针叶金午时花、拔毒散。 赐米草、白索子、蛇总管、四米草、尖四味、黄花稔、四米仔草、柑仔蜜、四美草、茶索仔、茶索枝仔、圆叶四美草、圆叶嗽血草、嗽血草仔(台湾)、白背黄花稔、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耆(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地索仔科名:锦葵科Malvaceae.黄花稔属Sida学名:Sida acuta Burm. f.

原产地与分布细叶金午时花是台湾原产的黄花稔属植物当中,植株高度最高的,加上细瘦的茎和狭窄的叶片,以及满株显眼的黄花或黄白花,远远地就可以辨识出它。

在台湾全岛平地到低海拔,于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均可见其芳踪。

用途:细叶金午时花的茎及叶晒乾可当茶叶泡茶喝。

药用: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歛生肌,健肾驱虫之效。冶感冒,乳腺炎,尿道炎,肠炎,痢疾,肝脏肿大,黄疸,小儿消化不良,疳积,瘫疮疖肿,浓泡疮,肿毒,痔疮,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蛇咬伤,缠身蛇。

生长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状直立亚灌木,金黄色的花朵,又恰巧喜爱在正午开放,便是它名称的由来。

株高约10~100公分,略被毛或光滑。 茎多分枝,直立或斜上,枝条细长,嫩枝绿色,小枝密生星状毛。

叶的形态:

金午时花(15张)

叶片为长圆状披针形、菱状披针形或菱状卵形;长2~5公分;宽0.4~1.5公分;互生;边缘呈锯齿状;淡绿色;两面近光滑;叶面微皱,叶柄长0.4~0.5公分,托叶为线状披针形,较叶柄长,互生于枝条。

花的形态:

花腋生;1~2朵,花梗长0.5~1.2公分,花淡黄色,花瓣5枚;基部合生,花萼光滑连合呈钟形,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短尖,绿色;外被星状毛;心皮6~7,成熟心皮顶端具2芒刺,雄蕊多数,基部连成筒状,上部离生。

果实:

果实为盘状扁圆倒卵形蒴果,径约0.4公分,4~9瓣裂。

金午时花-花的形态:

花腋生;1~2朵,花梗长0.5~1.2公分,花淡黄色,花瓣5枚;基部合生,花萼光滑连合呈钟形,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短尖,绿色;外被星状毛;心皮6~7,成熟心皮顶端具2芒刺,雄蕊多数,基部连成筒状,上部离生。

金午时花-果实:

果实为盘状扁圆倒卵形蒴果,径约0.4公分,4~9瓣裂。

金午时花-花果期:

花期为5~9月,结果期为7~11月。

金午时花-其他:

细叶金午时花生长势极强,一旦占据了路旁或荒废地,很快就会成为优势植物,成群聚生,其他植物根本没有一席之地。而它的花通常在早上开始绽放,到了中午左右完全盛开,过午后便凋谢,花朵只有半天的寿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