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国湘,海军少将,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研究员。1931年1月生,广东省兴宁县人。1951年考入南方大学习,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起,历任南海舰队登陆舰第2大队航海长、副舰长、政治委员等职务。1980年5月任海军陆战部队陆战第1旅政治委员。1983年8月任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1985年8月任南海舰队纪委书记,少将军衔。1991年8月退休。

组建海军某陆战旅1957年,海军陆战队撤销,79年底重建海军陆战部队。王国湘,重建后的海军陆战

王国湘

[1]

某旅第一任政委,见证了这支队伍的产生和发展。[2]从陆地作战转为“双栖”作战1980年8月,正在军校进修的王国湘接到通知,赴海南定安县担任海军陆战旅政委。“在我赴任之前,这支队伍已经成立了,有些‘试点’的性质。”王国湘回忆道,那时候的军中缺少一支能胜任海陆两栖作战的队伍,“世界上一些国家早已有了很正规的海军陆战队,形势所需,我军也开始着手组建这支全新的队伍。”

“海南军区的391团被改编为海军陆战部队。”王国湘记得,“加上从其他部队抽调来的兵力,共有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营,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通信营,一个工兵营,还有一个侦察连,大概4000多人。”这批陆军官兵,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单一作战转变为“双栖”作战。[2]泳万米 晒意志根据陆军的传统,战士们照样每天起床后跑步10公里,此外,还有了更多熟悉水性的训练。“首先要学会游泳和坐船,当时甚至有的战士没坐过船,不会游泳。”王国湘告诉我们,很多战士一上船,就被海浪的颠簸弄得呕吐,还有部分战士从来就没下过水,“我们就进行‘分级’训练,让不会的战士先学会,给有基础的战士增加难度和强度。”从最初在海浪中只能游出几百米,到最后人人都能游上万米,这些陆地上生龙活虎的战士很快就能在海里蹿上蹿下。

“队伍会将海训集中在夏天,那时候就像搬家一样,吃住都在海边。”王国湘记得当时的训练很艰苦,“有一项是意志训练,让战士们在大太阳下暴晒一个小时,磨练忍耐力。”在北回归线附近的毒辣阳光下,这支英勇的海军陆战旅迈开了前进的步伐。[2]27年铸就“双栖”精兵在这支新队伍中,尽管保留着大部分陆军的训练科目,但是训练要求也有了变化。按当时的陆军标准,射击、投弹、跨越障碍是常规科目。以射击训练为例,也仅仅涉及固定目标、运动目标以及夜间射击等。而转变为海军陆战队之后,光射击就有了不少变化,有了岸对海射击、海对岸射击、海对海射击等等。

在之后的27年里,这支队伍不断创新突破,“科技强兵”让海军陆战旅飞速发展。“每一次演习,都有海军陆战旅的精彩表现。”王国湘语气中满是自豪。[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